第四百八十二章 血火三国杀(忠与奸)(第2/4页)

宝刀卷刃,枪杆折断,槊锋破损,晋军以老将王清为锋矢,人数虽然少,但他们紧紧集结在一起,仿佛一把长枪一样,狠狠捅到了卢龙军的肚子里面去了。

唯一有点问题的是,宋彦筠的支援,似乎来得有些慢,三千威胜军的士兵还只有少量翻过了河堤来作战,大部分人仍然在集结。

不过,血战中的王清和两千先锋,根本没注意到,他们只是凭借血勇,将一拨又一拨的卢龙军士兵击退。

赵延寿此人,若是不看品德的话,也算是一时豪杰了,姿容俊美,好书史,开得硬弓,舞得了槊,更通兵法。

他与皇甫遇还是同乡,都是真定人,这个地方,似乎就喜欢出勇将。

当下,看王清两千人悍勇无比,赵延寿冲了两次,都无法击退,当下也不继续莽了,他退到一个山岗上观察,很快就发现了这支军队的弱点。

那就是最开始接战的时候,王清所部就没有集结起来阵型。

此刻血战多时,由于兵将是临时召集起来的,王清没法做到如臂指使,是以也没有结成大阵。

“延昭,把咱们的军马牵五百匹来,披上马甲,选精通马术之人,引马群践踏晋人。”

赵延寿大声命令着从弟赵延昭,虽然此时地上有雪,不利于战马冲击,但是背上不坐人,只让战马冲击,战马还是可以冲起来的。

赵延昭领命下去,不一会就带来了五百匹披了甲的高大战马,随后安排五十骑术最好者在前头指挥马群冲击。

此刻王清所部,已经彻底将赵延寿右军两千余人彻底击溃。

一些士兵眼见死去的卢龙军士兵身上有好刀好甲,忍不住就去捡拾,也有些杀红了眼的,正在不补刀。

这别说保持阵型了,好多人长枪都没在手中。

此刻,五百着了重甲的战马突然疾冲而至,战场上的晋军顿时就被冲散。

王清大声呼喝,也只集合到了一千余人,他们赶紧退往右边的一个小山包结阵防御。

恰在此时,前来支援赵延寿的耶律朔古一万兵马赶到,赵延寿大喜,赶紧与耶律朔古一起,猛攻王清。

王清所部,一直打的顺风顺水,骤然遭到反扑,一时间有些准备不足,被打的有些慌乱。

幸好王清临危不惧,带着数十牙兵四处救险,终于是稳住了阵脚。

幸运的是,拖拖拉拉结阵的宋彦筠所部,终于赶到了,这三千人,绝大部分都是宋彦筠的邓州武胜军牙兵。

三年前安从进在山南东道的襄州谋反,虽然被镇压,但此后襄州一直被荆南觊觎。

所以后晋在邓州准备数千牙兵,此时正好排上了用场。

威胜军牙兵踩着喀嚓喀嚓的白雪,结阵稳步而来,正在猛攻王清的赵延寿和耶律朔古不敢大意,只能也兵分两路,分别抵挡。

双方遂在这并不宽广的滹沱河畔,血战了起来。

仗打到这个份上,双方谁也吃不下谁,接下来比的,就是主帅的下一步行动了。

只是晋军士兵和绝大部分将领,根本就不知道杜重威安排了这次出击。

他们都是被王清和宋彦筠所部的喊杀声惊醒后,才知道已经有同袍渡河了。

慌忙之中,朝食都没吃,加上杜重威故意拖延,组织的速度慢了很多。

反观契丹人这边,耶律德光几乎是在耶律朔古率一万增援之后,立刻就进行了动员。

只有两刻钟,就从十几个大营中汇集三万大军。

此时的契丹人和契丹国,也还处在上升期,兵将都能吃苦,三万人啃着干肉条,渴了就抓一把雪,急急往滹沱河边扑了过来。

王清和宋彦筠在河西岸苦战了一个时辰,却始终不见杜重威派兵来援。

宋彦筠也数次尝试接应王清一千来人从被困的山包撤出来,但契丹兵实在太多了,宋彦筠所部根本冲不过去。

又过了半个时辰,契丹兵马忽然欢声大振,宋彦筠从高处看去,只见西面蹄声如雷,旌旗遮天蔽日,契丹皇帝的黄罗盖伞突然出现在了远处。

契丹人士气暴涨,武胜军士兵却惊惶地面面相觑,无数人回头望去,后面仍然没有任何动静。

耶律朔古和赵延寿也趁着己方士气暴涨时机,用少量兵马看着王清所部,以八千余人,猛攻宋彦筠。

武胜军兵将抵挡不住,被打的连连后退,而且契丹人还在向两边迂回,有断了宋彦筠退路的意图。

武胜军全军大哗,武胜军步军都虞侯马元跑到宋彦筠身边大喊道。

“援兵此时仍未到,然北虏天子已至,我等本山南人,何苦为河北人命丧此处?”

宋彦筠看了一眼山包上被围住的王清,又看了看越来越近的契丹皇帝黄罗盖伞,把牙一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