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第2/3页)

卢多逊的父亲卢亿,在虎广就任许州忠武军节度使时,担任过虎广的掌书记,为人俭朴奉公,深得虎广信任,这也是他带着卢多逊往西域一行的原因。

要知道在现在的张周,皇帝最喜欢的文士,那是要上马能引弓射敌,下马能拔刀斩人。

若是还有边塞立功的经历,那简直完美,几年时间就能窜到四品甚至二三品的高位去。

而别看卢多逊现在还差几个月才满十六岁,但这小子一肚子计谋坏水,浑身上下八百个心眼子。

他自然知道虎广是为了栽培他才会带他来安西,而他跟着虎广一路行来,虽然把他这个稍显文弱的少年锻炼的心胸稍开,有豪侠之风,但遭的罪,那也比他人生前十五年加起来还多。

他更知道,虎广还只是出于对他父亲卢亿的赞赏,才对他另眼相看,当然他处理公文,接人待物上他也很得虎广赞赏,只是离引为心腹还是差的远。

于是这小子眼珠子一转,坏水就冒出来了,他没听虎广的,还是把手一拱。

“虎公,碎叶三面环山,形胜甲于安西,谷内良田万顷,物产丰富,可养三十万民,简直就是一个小一号的宁远。

昔年大朝时,有碎叶就可以用此为基,西出威震诸胡,失了碎叶,则四镇时刻有被攻陷的危险。

十五年前圣人在安西时,就屯兵移民到宁远,又令郭氏守碎叶,是欲用宁远与碎叶的形胜和物产为今日之后备,何其高瞻远瞩。

方今圣人欲夏君夷民,再定河中、波斯等地,宁远粮草可供十万大军克康、安、米和东曹等地。

唯独碎叶残破,今供给一万五千大军之所需,都要疏勒转运,翻越天山与真珠河之后,十存一二,消耗巨大。

是以仆认为虎公还是要以征伐为次,恢复碎叶生产为主。”

虎广摸了摸下巴,这个问题其实他也考虑过,卢家小子十五岁就能考虑到这些,算是很有见识了,也不枉自己把他带到安西来锻炼。

不过虎广脸上却似笑非笑的看着卢多逊,“大郎不会是要劝某家留守碎叶不去怛罗斯吧。”

卢多逊暗暗咽了口口水,心里吐槽,他还真想虎广留在碎叶,因为这是对虎广最好的选择。

但明显虎广不会干,因为这可是去一洗怛罗斯之耻啊!

且郭广义把郭氏本来要进献给圣人的美人郭婤儿,嫁给了李国守的孙子,就是那个两年前把脖子摔断的倒霉蛋。

这种事情,就是一介匹夫遇到,那也是要血溅三尺的大恨,上升到张鉊这,那就不是单纯侮辱了皇帝,还是在侮辱大周。

这哪是在打张鉊的脸,那是在打大周几千万人的屁股!

所以这次出征怛罗斯,还有重意义叫做‘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种事体,作为大军统帅的虎广怎么可能不去。

要是卢多逊敢在这当口劝的话,那就是见识有了,但脑子不清楚,虎广绝对会把他赶回中原去。

所以卢多逊把手一拱,“此次擒拿贼首,虎公当然要亲自领兵前去,但仆愿留守碎叶辅助郭公广成。

若是虎公能给予全权,仆还愿意去疏勒游说王世子李公从德,让他把这三万民夫的家属,都送到碎叶来屯垦。”

虎广沉吟了片刻,碎叶的人口被郭广义迁走了十万,被药元福杀了两万多,现在只剩下了两万余人。

确如卢多逊所说,别说支撑大军西进,就是这几万人的粮食,都要疏勒千辛万苦的转运。

若是要把碎叶恢复到以往的水平,使它能够承担大军西进的重任,至少需要二十万人左右在此屯垦。

只是被郭广义移到怛罗斯十万人,最多能迁回了三五万,缺口还有十几万。

但现在正好疏勒来的义从加上民夫有三万余人,若是把他们的家属都迁来,人口一下就恢复了。

且于阗金国经过这十几年的大发展,哪怕迁了二十万人到宁远,但仍然还有七十万人左右,粮食全国人吃五年都吃不完。

如此富庶,迁个八至十万人到碎叶,完全没问题。

此外除了金国的民众,北庭也还可以承担一部分迁移人口。

而且卢多逊也能胜任这个工作,因为这次大军从疏勒到碎叶,一路上就是他辅助行军司马郭广胜完成的。

不过,这还有个问题,虎广看着卢多逊很认真的问道:“迁移十万人这样的事情,哪怕就是金国大王也不会轻易做决定,某何敢仓促决定?”

什么叫何敢仓促决定?你要理解成虎广怕担责任那就错了。

当年那个虎二郎敢为大义,连父亲都不顾也要千里西归,他会是怕但责任的人?怎么可能!

皇帝派他西征,就是看中虎广敢任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