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七章 沧溟之水浣我神魂(第2/3页)

而在此之前,在逻些之战中,贝吉日巴衮的三弟扎西德衮被人撺掇,想要来做个挽救危局的赞普。

结果四万大军顿做山崩,本人被生擒,现在已经全家被押往神都洛阳听候发落去了。

扎西德衮被俘之后,贝吉日巴衮的二弟德祖衮又跳了出来。

不过德祖衮要狡猾的多,他让儿子和女婿出面,自己则保持暧昧。

结果联军照样被击败,德祖衮一样要被迁往中原,但由于他是投靠的,且阿里地区还是需要他们这些老牌贵族的支持,可能会留下一两个比较听话的后人,在逻些当吉祥物。

这种情况下,当最后的选择来到贝吉日巴衮面前的时候,面对两个弟弟的现身说法,他思考了片刻就做出了决定。

他派人向李存惠表示,只要朝廷能优待他,他就接受朝廷册封,本人到逻些来做个富家翁,拉达克的领土就分给三个儿子各自统领。

并允许六法宗的仁波切到拉达克王国传教,允许朝廷从于阗和逻些两个方向派遣官员到列城做镇守大臣。

而李存惠也立刻就同意了贝吉日巴衮的要求。

后世走过阿里中线、阿里北线的都知道,特别是阿里中线,在共和国时期都是个老大难,跟别说这个时期了。

李存惠虽然有大量当地人支持,但走了一次阿里中线,到冈底斯山南侧击败联军之后,很难再驱动麾下的士兵往西北去攻击拉达克和葱岭。

有这个精力,还不如快点搞定古格地区的府兵安排,然后回去攻打拉门地区(尼泊尔东部+锡金)和约门地区(不丹)。

他必须要在明年之前,完成古格军府、拉门军府、约门军府的府兵建设。

……

海之极东,烈日高悬。

放眼四周,除了蓝色的海水以外是什么都没有。

延寿和尚身穿简单的单衣,裤腿挽到了膝盖上,海面上波涛起伏不定,但他跏趺而坐稳稳当当,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消瘦,颧骨如同两根柱子一样杵在脸上,深陷的眼眶中唯有黑色眼珠中还闪出了坚毅的神色。

延寿和尚是绍明四年出海的,绍明五年到达了倭国,今年是绍明六年。

这三年中,延寿和尚花光了从两浙筹集来的金银,倭国佛门的赞助以及倭国太政大臣藤原实赖的赏赐。

这些金银锦帛加起来不低于五万贯,而且是以中国物价来衡量的,在此时的倭国,属于相当大的一笔财富了。

花光了这些钱财,延寿也把自己在身上所有来自中原高僧的光环,消耗了个干干净净。

本来他东渡到日本后,不管是见识还是辩经,亦或是不畏艰险东渡倭国的这个举动,都直接秒杀了倭国的一众僧人。

初到之时,倭国村上天皇,法皇朱雀天皇,亦或者掌握实权的藤原实赖,甚至东国的一票武士,都把延寿当成了第二个鉴真大师。

但经过延寿到了倭国,就神叨叨的表示他是来找沧溟之水和东胜身洲,并且付诸实践之后,倭国上下开始认为延寿脑子有病。

自己等在此地生根发芽几百年了,怎么不知道周围有沧溟之水呢?

还东胜身洲,真要有这样的宝地,他们这些倭国人还能等着中原人去寻,他们早就是移民东胜身洲了。

于是很快,延寿就获得了一个痴癫和尚的称号,除了延寿带来的弟子和他在倭国发展的信徒以外,几乎没人相信延寿。

风急浪高之中,延寿和尚从怀中摸出一尊小小金佛。

这是他初到倭国时,倭人法皇在奈良东大寺赠送给他的,说是用昔日过海大师,也就是鉴真大师坐化后所遗之紫金(紫铜)铸造的金佛。

如今,奈良东大寺的和尚们早把他当成了疯癫之辈,但唯有这尊鉴真大师金佛像,还在激励着延寿。

“斯人妄称乃是末法时代最后之佛陀,已经引得中原以外诸地沦陷。其六法宗不辩经义,一味鼓吹神佛之力,显然完全背弃我佛宗旨。”

低声的自言自语,仿佛是在给自己打气,又一个风浪袭来,延寿高举佛像。

“我佛慈悲,弟子延寿决心与此异端抗争到底,那六法宗称出倭国四五百里就有沧溟之水,今弟子已出四百里,仍是未有任何发现,足见那张昭,就是在妄言!”

延寿已经直接呼为张昭了,可是他心里,不知道是该失落还是高兴。

所失落者,是因为这个世上终是没有神佛的,虽然延寿之前就知道没有,但此刻幻想完全破灭,还是有些难受。

突然,站在船头的延寿弟子法明一声惨叫,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愣住片刻之后,这位四十多岁的大和尚突然开始疯狂地在船头顶礼膜拜,嘴里还在癫狂的大喊:“沧溟之水,师傅真有沧溟之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