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第3/6页)

只是人去了,房中留下一声悠悠的叹息。

萧遥吃晚饭之后,暗中传密令到鹰营,让人加大力度查房家。

夜里,她躺在床上,到底还是睡不着了。

袁征跟在她身边那么长时间,侍候她尽心尽力,在战场上为她挡过刀,说没有情分,那是假的。

可是,就这样的一个人,居然是另有目的的,她如何还能念过去的情分?

很快萧遥就没有空再想这件事了,因为会试开始了——她初登基,开了恩科。

会试刚考过,春天即将结束时,因倒春寒,身体越发虚弱的萧遥病倒了。

太医轮番诊治了个遍,也只能开些慢慢改善的药。

萧遥的身体很难受,浑身无力,脑袋也昏昏沉沉的,可她还是坚持上朝,直到身体再也不能支撑,才罢朝,自己在寝宫中休息,稍微有些精力了,又马上批奏折处理事务。

红雀与枕心都十分担心,日常苦劝,太皇太后与太妃们也都轮番前来让她休息。

萧遥也想休息,这时李大人从南方遣人回来传讯。

她很紧迫,因此拖着病体,在御书房召见了李大人遣回来的人。

问了来人萧遥得知,造船厂正在组建,造船的工匠也找打到了几个,但要造船还需要不少时间,幸而李大人找到了愿意听朝廷派遣的船王文家来,可随时出海。

此人回来,除了禀告消息,也是想知道,何时能出海。

萧遥大喜过望,当即就说道:“下个月十八,日子很不错,便那天出海罢。你先南下带书信给李大人,让他准备出海之日常用度,届时我会让刘大人带齐出海售卖的东西南下与他汇合。”

等人走了,当即就忙碌起来,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

之后,会试的前十名答卷被送了来,萧遥需要一一看过。

她看完了,没有异议,便让主考官准备放榜事宜。

萧遥的身体本就很不好,又接连劳累,病情很快就加重了,躺在床榻上,几乎难以动弹。

傍晚时分,又烧起来,她迷迷糊糊的,觉得难受至极,极想喝水,可是却没有力气起身唤人。

正在此时,身体忽然被扶起来,接着有一双手抵在她身后,也不知做了什么,她感觉身上凉沁沁的,极为舒服。

很快,她背后被塞了靠背,斜斜靠着。

然后有冰凉的东西抵在她唇边,她凭感觉,知道这是杯子,忙张嘴大口喝起来。

温暖滋润的水滋润了干涸的喉咙,她觉得舒服多了。

这时耳旁响起一道熟悉的嗓音:“对不起,遥遥,对不起。”

萧遥也不知道他说了多少个对不起,她后来是在绵绵不断的“对不起”里睡着的。

次日起来,萧遥感觉身体舒服了一些,想起夜里,很是确信夜里袁征的确来过。

他武功高强,可以将同样武功高强的房止善打个半死,喝了她下了迷药的茶,却丝毫不受影响,夜里想进宫里,自然不在话下。

萧遥默默地加强了守卫,生怕有一天会被这种级别的高手摸进来行刺。

然而之后几晚,袁征都前来,用手抵在她身后,给她输送内力。

她有了行动力之后,对此很是抗拒,可袁征不由分说,点了她的穴道,仍旧给她输送内力。

许是看得出她眸子里的怒意,袁征每每临走前,都会说:“遥遥,别的我都听你的,可是这件事,不行。”

萧遥的身体终于好转起来时,听到红雀与枕心几个宫女在讨论这一年的恩科。

听了一会儿,她才知道,红雀她们讨论的,是一个好不容易榜上有名的老进士,据说因为太过激动,竟被痰堵了喉咙,一命呜呼了。

“据说六十三岁了,三十岁中举,考了三十三年会试,次次名落孙山,而今次恩科,终于中了。只是想不到,太过激动,竟没有命去享受这荣华富贵了。”

“听说为了供他读书,家底全都败光了,老母亲与妻儿孙子孙女一大家子快穷得讨饭了,就等着他高中改善家里的,没想到中是中了,人却去了。”

萧遥听得唏嘘,对这老进士也不知该如何评价。

有毅力,坚持从壮年一直考到白发苍苍,这是值得敬佩的。

可是,为科举而癫狂,甚至掏空了家底,真的值得么?

萧遥思考此事,在殿试那天,终于做了决定,那就是加大办报刊的力度,让更多的读书人为报刊撰文或者校稿。

一来,可以给读书人多一条出路,二来,可以加强思想控制,第三,还能让朝廷下达的政令能通过多渠道为民间所了解,减少官员仗着消息不对等而谋私,最后,能更多地听到来自民间的声音。

只是办这个报刊,各方面需要考虑的时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