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天子英明,太子昏庸、妇人无知,杨后威武!(第3/4页)

外人都说沈渔是抄袭本草纲目的,但是她却很怜惜这个人。

这世上,总有许许多多真正做事的人,然后被大家骂成了傻子。

“你傻呀,去查这个大人物?”

“你吃的多了,干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你看,你的善心是什么结果?”

她也觉得,沈渔不可能写出这本书,但是他至少把这本书拿出来了,而不是放到了自己家中,一点点的榨干最后一点价值。

可是……现在看这个家伙,还真的有点面目可憎。

重骑兵当然是不可能全身披挂长时间赶路的,就算是武者大军,马匹也损耗太狠,她这一次过来,听说沈渔和薛玉华等人在聚会,于是就在十里外让骑兵穿戴好盔甲,向着这里而来。

至于说挂在马匹旁的人头……嗯嗯,屠灭了世家是一回事,但更重要的是追缴各地的钱粮,尤其是很多坞堡和乌龟壳一样,攻打起来很费力气,你和他们讲道理,他们比你们跳的还高,但是,如果催款的士兵们带着这些腌制好的人头去,很多地方马上乖乖的掏钱了。

毕竟,向对方扔一个人头的操作,远远比讲道理方便的多。

是呀,谁没事把血淋淋的人头挂在了马旁,又不用这东西来算功劳,还容易引来蚊虫,人马得病。

“嗯,算了,不问了,不过杨阿姨,能不能让他们退下,毕竟一地马粪真的太臭了。”

这一次,杨晚晴觉得沈渔在骂自己,可是却抓不住把柄。

这个面目可憎的家伙!

沈渔叹了一口气,回到了薛玉华身边。

“嫂嫂,好点了吗?别生气,别气着。”

“好了,我不生气,谢谢沈先生,你小心点,不要和她冲突。”

“不,我的意思是,等一会,你们会更生气,现在好好调息一下,别气着了。”

啊,沈渔要干什么?

……

乱糟糟的骑士们退了出去,在不远处虎视眈眈,而沈渔,则来到了杨晚晴的面前。

“那么,我重新问你一句,你怎么看废太子的,还有怎么看我?”

这是一个考试题,并不是说太子如何,而是考究沈渔怎么看太子失败等等。

当然,如果问天下的士子们,如果没有刀枪抵在了脖子上,如果没有惩罚的话,那些读书人,百分百会说,天子昏庸,杨后以色迷惑天子,仁厚的太子冤枉。

“没事,你放心说,我会保护你的。”

薛玉华站在了沈渔的身侧,这时候的她平心静气,做好了一切准备。

是呀,都退到了这里,还被她欺负过来,她不准备忍了,如果杨晚晴再欺负沈先生的话,她就和她拼了。

“天子英明,太子昏庸,杨后威武。”

沈渔的话,让太子妃一愣,这十二个字是什么意思?

“你是说,太子应该在父皇重病的时候,谋朝篡位?”

杨晚晴眯起了眼睛,就像是一只虎视眈眈的大猫。

“不,我的意思是,天子英明,太子昏庸,妇人无知,杨后威武!”

哈哈哈,这一次,沈渔再加上了四个字,一下子把身边的人都打击了。

“啊?”

薛玉华睁大了眼睛,沈先生怎么了?

“天子为什么要杀太子,只有无知的人,才会认为,天子一不做二不休,大恩如仇,为了斩草除根,赶尽杀绝,错了,错了,是因为太子昏庸,所以英明的天子,才会废他杀他!”

沈渔的腰肢笔挺的站在了那里,眸子中充满了异样的神情。

“大乾立国一百二十年,如今人口增加了六倍不止,地方势力根深蒂固,每年财政收入入不敷出,各种事情层出不穷,每年都有地方不忍之事。

虽然国家强盛,大家好歹能吃一口饭,但是谁都知道,这是烈火烹油,随时可能出现前朝一样的恐怖之事。”

前朝也是辉煌了一百五十年,然后突然一场大乱,最终走向了灭亡。

这时候,太子仁厚,太子仁厚,太子仁厚,天子要的是防止内乱,他的仁厚又有什么用?

大乾的问题,在于两件事,钱不够,人太多!”

沈渔的声音并不高,但是却能被周围的人听得清清楚楚。

“太子仁厚,不喜欢杀人,就算是惩处官员,也是给对方一条生路或者感动的对方泪如雨下。

多么好的太子呀,无论是世家贵族,包括各级官员,大家都喜欢这样的太子,都觉得这样好,可是……不抄家,不杀人,大乾的钱从哪里来?每年那些贫寒弟子们,想要向上攀爬的阶梯在哪里?

太子仁厚呀,经常会把钱财施舍给民众,也会劝说高官贵族拿出钱来帮助下面的人,大家过得你好我好大家好,呵呵,呵呵,他居然敢让高官贵族旗帜鲜明的拿出钱赈济灾民,他居然敢让地方势力施粥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