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万民伞(第4/5页)

顾璋刮刮她的鼻子:“那可不,咱们明天就烧只凤凰吃一吃。”

“好呀!”燕芷踮起脚飞快亲了一口顾璋的侧脸:“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夫君啦。”

总会给她带各种好吃的,若她做了什么奇奇怪怪的吃食,无论是酸到掉牙,还是比苦瓜还苦,都愿意试吃,再奇怪都不会嫌弃,还认真地吃完给她需要的评价。

他们一起做好吃的,一起吃各种好吃的,还总是出去玩,骑马、射箭、放风筝、钓鱼、野炊、采蘑菇……

他们甚至一起爬树去摘果子!

这样自由又快活的日子,她以往想都不敢想。

他们在厨房捣鼓了半天。

捣鼓到两人满脸白花花的奶油,看了对方一样,都忍不住笑出声:“哈哈哈哈——”

顾璋拿帕子给小姑娘擦了擦手:“等会儿我把这个蛋糕画进刚赤府版的《食神鬼斧》里,然后就寄出去给书局雕版。”

燕芷乖乖把小手放在他掌心里:“可是制作过程还没写。”

顾璋:“就这个吃食不写做法,只描写它有多好吃,馋死他们。”

燕芷抿嘴笑:“你又坏心眼。”

“怎么能叫坏心眼呢?这叫符合这一册的风格!”

从小就向往自由,喜好也离经叛道的小姑娘,多少也是有些这样的玩心在骨子里的。

正所谓什么锅配什么盖,能和顾璋每天开开心心相处的小姑娘,即使嘴上说“你又坏心眼”,但是根本不带一点阻止的。

这一册满是大儒文士被馋到又得不到的“抓狂”“恨不得隔空打人”的描述和诗词,因为制作周期长,所以美食萌图都更精致。颜色更鲜艳了,抓特点的能力更强了,总之比之前的看起来都更馋人了。

顾璋离开前,将其寄出给龚家书局。

终于,到他们离开的这天了。

他们的行李很多,还准备了一个豪华版的大马车,在里面两个人可以直接躺着打滚的那种,车厢足足要用四匹马来拉。

顾璋最爱的踏风也要带回去,除了踏风之外,顾璋这几年还养了好些骏马,不过在离开之前,顾璋去了一趟草原,把它们身上的所有束缚都放开了,他说:“我要离开这片大草原了。”

骏马有灵,喜欢野外的蹭了蹭他的脖子,然后回归草原了,顾璋给他们马尾隐蔽处做了记号,让武安大营的兵若日后抓到他们,就放归草原。

踏风倒是舍不得他,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没离开,亲昵的贴贴顾璋的脸颊。

此刻几匹骏马,就跟着车队溜溜达达地散步,吃吃草,散散步,好不悠哉。

马车滚滚驶出城门。

不少刚赤府的百姓闻讯而来,硬生生将广阔的城外土地,用数不清的人,夹出了一条仅供单辆马车行驶的道路。

百姓们想着这四年发生的事情,许多人眼眶都红了。自从顾大人来到他们刚赤府之后,隔三差五就有新鲜事从军营里传出来,日子都快活不少。从第一年开始,每年粮食都有增长,如今四年过去,他们不仅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饭,家家户户都能挣到钱,即使是身体有残疾的,也能养家糊口,过得体面。

原来他们每日想的是,吃什么,怎么进军营,匈奴今年会不会又来?

现在他们想的是什么?快要发月钱了!今天买什么肉吃?要怎么换着花样做面食吃,最近又有什么好玩的……

日子美得就跟做梦一样。

但是现在,顾大人要调任,离开他们刚赤府了。

人群中响起了接连的呜咽和抽泣声。

尽管压得很低,捂着嘴声音有些雾蒙蒙的,但人一多,声音难免就大起来了。

顾璋原本是没有太多离别的伤感的,收拾行李的时候还乐呵呢,这会儿却也忍不住有些触景生情了。

这会儿一些顾璋熟悉的村长、族老代表大家走出来,由一位已经八十多岁的老人站在头前,给他送万民伞。

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当初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百夫长,残了腿才从军中退下来,后来三个儿子,两个孙子,都牺牲在抵抗匈奴的侵略中。

他亲手送几个儿媳妇改嫁之后,便孤身一人。但在整个刚赤府,也是很有威望的。

他道:“顾大人,我们都是粗人,想不到您这么聪明又会赚钱的人还能缺什么,就找学堂里的夫子打听过了。夫子说官员离任的时候,百姓为他送伞,就代表着官员像伞一样护佑一方百姓。大伙就合计着,要给您送一把。”

他撑开伞,细细地介绍道:“大伙都觉得普通的油纸伞不太行,配不上您,您除了当文官,还有灭敌数万的功绩。这是咱们找了薛将军亲批的好铁,又找城里最擅长打铁做武器的铁匠,给您做的兵器伞,每根伞骨转动起来都跟刀一样锋利,伞柄里也能抽出细长刀,伞柄就是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