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废帝为奴(5)(第4/5页)

假装自己天不亮就起来读书。

楚云扬从门外探出脑袋:“老师,好久不见。”

“嗯。”祝青臣朝他招招手,“进来吧。”

“好嘞。”楚云扬推开门,钻进房里。

跟在他身后的卫远先作了个揖,才走进去。

楚云扬熟练地在祝青臣身边坐下,小声抱怨道:“自从废帝死后,我都小半个月没见老师了。”

“这阵子太忙了。”祝青臣笑着解释,“你爹说,你最近看兵法看得勤奋,怎么样?可有感悟?”

“嗯……”楚云扬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发。

他没说话,祝青臣都知道他在憋什么屁话。

祝青臣直接从案上挑了一本兵法丢给他:“拿到旁边去看,等会儿考你。”

“是。”楚云扬抱着书,挪到旁边去临时抱佛脚。

祝青臣转过头,朝卫远招了招手:“文章写好了吗?”

“写好了。”卫远今日穿了一身素色的衣裳,不像是武将家的公子,反倒像是个书生。

他从袖中拿出卷得整齐的文章,双手奉到祝青臣面前。

祝青臣笑了笑:“不用这么拘谨,你也坐吧。”

“是。”卫远敛起衣摆,在桌案另一边坐下。

祝青臣接过文章,打开仔细看看。

与此同时,楚云扬手里捧着兵法书,却忍不住转头看看老师那边。

老师该不会又要收一个徒弟吧?

这都第三个了!

老师不会真的要学那些老夫子,收几百个学生吧?几百个,那他能排到第几个啊?要是排队,一年都见不到老师一次,更别提老师给他讲兵法故事了。

楚云扬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却不敢吱声。

上回他在家里抱怨,被他爹听见了,就被吊起来揍了一顿。

祝青臣察觉到他的视线,转头看去。

楚云扬连忙举起书册,若无其事地继续看书。

祝青臣随手抓起案上的木头镇纸,像惊堂木一样,敲了敲桌案。

“老师知道你在想什么,你永远是老师在这里收的第一个徒弟,你是师兄,好不好?”

系统幽幽道:“渣渣臣,前提条件够多的。”

楚云扬脑子简单,没有想这么多,听见自己做师兄,马上露出笑脸:“好!”

他在西北军营里年纪最小,到了京城就不一样了。

萧承安比他小,卫远也比他小,他是最大的!

祝青臣简单看了一下卫远的文章,又问了他几个问题。

卫远都不卑不亢,对答如流。

祝青臣颇为满意,又把楚云扬给喊过来。两个人围坐在案边,认真地看着他。

祝青臣清了清嗓子:“我这边有一件事情,想问问你们两个的意见。”

卫远抿了抿唇角,似乎知道他要说什么,有些紧张。

楚云扬只是傻了吧唧地坐着:“老师尽管吩咐,我一定照办。”

祝青臣道:“陛下年少,又初登基,所以我想,给陛下挑选两个伴读,一文一武。”

楚云扬好像也猜到了什么,表情渐渐凝滞。

祝青臣继续道:“当然,这件事情我已经提前问过你们家里了,你们家里都没有意见。”

皇帝尚且年幼,身边几位顾命大臣,都算是长辈。

若是能做皇帝伴读,不单能和皇帝一起念书,只要相处的好,日后在朝为官,也会稳妥得多。

所以他们家里都很赞成。

祝青臣想了想:“陛下的品性我是了解的,温和有礼,我也希望把你们三个凑在一块儿。当然,这件事情还要看你们自己的想法,我不会强求你们。”

楚云扬拿不准主意,转头去看卫远。

卫远已经俯身行礼了:“谢太傅,我愿意。”

他怎么就答应了啊?楚云扬挠挠头,他还想着商量一下呢。

于是楚云扬转回头,也行了个礼。

既然两个学生都同意了,祝青臣简单吃盘点心垫垫肚子,便带着他们两个进了宫。

萧承安听话,也信得过镇国公和卫老将军,祝青臣一提伴读的事情,他马上就答应了。

办完这件事,祝青臣便带着他们去了安宁殿。

被废帝害死的那些人,白骨被收殓入宫,是萧承安亲自去接的,也是他亲自操办的法事,他还亲自给宫殿改名叫做“安宁殿”。

意为“亡魂安宁”。

一行人来到安宁殿,神色肃穆。

殿中灵幡白布,木制的牌位,用金笔描字,无比庄重。

祝青臣恭恭敬敬地从案前捻起立香,用案前蜡烛点起来,分给三个学生。

他们三个,一个是废帝的亲弟弟,悔恨自己没有早些发现废帝做的腌臜事,没能阻止他。

还有两个,是已经被废帝盯上,若不是侥幸逃脱,只怕也要被害死的人。

悔恨、悲伤、恐惧,三人心中都五味杂陈。

沉默着从祝青臣手里接过立香,三个人并肩而立,站在祝青臣身后,给牌位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