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大道经篇五万言(第2/2页)

进而,复又伴随着三元道宫之中,九道灵形之辉光与鎏金神华相互交织与碰撞着,朝着更下方的五脏道宫映照而去的时候。

九道灵形本身更进一步的“割裂”与“分散”开来。

那辉光之中,是无算的符箓篆纹,无算的符阵法阵,无算的道术法门,每一道得以完整而分明的道法本身,相继依循着五行而分列,于淡薄朦胧的光雾之中凝聚成朦胧的法身剪影,进而,伴随着五行的生生不息,那些法身或是重叠,或是在磋磨之中更趋于完整。

道人所掌诸法无算,映照在那五脏道宫之中,便是无穷无尽的亿万群生。

道中得一法,法中悟一术。

万千道法的斑斓繁盛景象,莫过于如是。

而也正是伴随着这样的真形法的金丹景象完整的凝练与显照,进而,在吞噬与炼化的过程之中,属于真形法这一部分的灵韵,倏忽间自“泰一玉皇天”中垂落而下,恍如涓流,恍如甘霖,自三元道宫及至五脏道宫,从诸法相灵形,及至无算道法所凝炼的亿万群生之法身。

每一道灵形的凝结都在这一刻吞噬与炼化着灵韵,并且在这样的滋养之中蓬勃生息,而那一丝一缕的进益,遂也依循着道法本质,映照在其所涉及的五行,映照在其所涉及的三元,进而,贯穿着道人的内周天世界,徜徉在肉身道躯之中。

形神皆妙!

形神皆大妙!至妙!恒妙!

而也正此时,伴随着那一道道的灵韵辉光的洒落与滋养,伴随着那“亿万群生”皆有所升华。

那种发源自每一完整道法,哪怕是符箓,哪怕是法阵,发源自楚维阳所掌万千术法的繁盛之进益,化作道法的辉光,反向从那五行道宫朝着三元道宫,再朝着泰一玉皇天跃升而去的时候。

那辉光里,是浑圆的道果震动着宝器进而震动着楚维阳的思感与念头,进而在那悟境的轻灵之风中,那道法的辉光洒落在心海之上,是一枚枚琅嬛篆纹从中显照。

在交织与共鸣之中,连缀成经篇。

这是属于楚维阳真形法在金丹境界的经篇。

这一刻,楚维阳看着那仍旧在沐浴着辉光与鎏金神华的篆纹,一时间竟甚为恍惚。

这经篇到底是自己以一己之力参悟出来的?

又或者是在那内周天浑一,开天地而成九天的过程之中,依循着某种“天地乾坤”的“造化之力”而自然生成的?

这甚至连楚维阳都说不清楚,说不明白。

但好像是兼而有之,并且在这种半是己身之道,半是天地自然的状态之中,这经篇显照的自然与流畅本身,更也像是驻足在了某种“形神皆妙”的状态之中一样。

那经篇繁浩,但是一字一言,复又是极致的珠玑与简明。

而渐渐地,也正是伴随着那一枚枚珠玑篆纹的相继显照在心神之中,切实的道法修持层面的变化反而已经先一步告一段落。

在纯粹的关乎于灵韵的吞噬过程之中,楚维阳在弥补着早先时八窍的余裕的同时,在以极为朴实无华的方式,朝着金丹境界的巅峰跃升而去。

也正因此,楚维阳反而从参道悟法的入定而坐忘的状态之中一点点的清醒了过来。

长久的入定,以及这一刻那仍旧在思感与念头之中跃升出来显照的繁盛经篇本身,使得楚维阳这会儿的反应显得很是迟钝。

那顷刻间,四野八荒里尽皆朝着此间洞照而至的目光,全数被楚维阳所忽略了去。

今夕何夕……

某种错乱的恍惚感觉,促使着楚维阳隔空遥望向东土的方向,可是入目所见时,却未曾再见到那贯穿天地的月华,未曾再见到那狭长的裂痕本身。

但是与此同时,东土有着大片的天地山野,像是在这一过程之中,被一双无形的大手给不着痕迹的抹去。

再想要以神元牵系感应诸修,可是或许楚维阳驻足悟境的缘故,借由着神元的牵系,同样的灵感洪流使得诸修相继遁入闭关的感触里面去。

那神元牵系的另一边,尽皆是入定坐忘的沉静与道法的缥缈空灵。

于是,道人在恍惚之中收回了目光。

那种迟钝的感觉愈发的强烈了起来。

可是,也正是伴随着那辉光的繁盛,那篆纹愈发的浩如烟海,霎时间,楚维阳那迟钝的思绪不再朝着四下里发散。

在某种无法言语的由衷的道与法的大欢喜之中,楚维阳一扬手时,是一沓厚厚的灵符纸悬照,进而,道人手中捉起云海天青符笔,宽大袖袍摇晃的过程之中,漫天的紫金灵韵朝着那笔锋之中灌涌而去。

以这南天的灵韵为墨,道人终是将己身所走过的周天诸法之路,这样一字一句的落在了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