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 茫茫海上论至道(第2/3页)

“可是贫道早已经过了要用杀谁,要用谁人的性命,在为自己证明甚么的时候了。”

“苍茫世外,能遇上个说人话的,不容易,道人,贫道昔年也算是从你这儿攫取的皇华宗修法,这会儿没起杀念,但你莫要寻死。”

原地里,听得楚维阳那冷漠,但也真正狷狂的话语,原地里,那青衣道人的血灵剪影努了努嘴,终是不曾“聒噪”的有甚么言语。

他视道法为执念不假,但不至于在明晰的、分明的死生概念面前不晓得轻重。

而且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青衣道人也能够明白,己身对于楚维阳,对于这道立身在九阶墨玉法坛之上的身形,那种没来由的怨毒,那一切阴郁的情绪之根由,事实上,正是因为楚维阳所展露出的古往今来在妖孽与煞星之中都罕有的道法天赋与才情。

青衣道人真切的明白着,楚维阳是真正掌握有高卓道法底蕴与才情的存在。

或许是被楚维阳的气势所慑。

又或许,在这远离旧世海疆,远离四大界天,在这真正连须弥与岁月都朦胧模糊的苍茫汪洋之中,新旧两道的累累血债与青衣道人和楚维阳之间的那些恩怨与嫌隙,竟似是也在更为莽荒的浊世底色之中,变得同样朦胧模糊起来。

也正是在此刻,在一切诸般似是尽皆随着前尘的涣散而朦胧模糊的时候,连带着青衣道人也在某种对于楚维阳才情和底蕴认可的前提下,希冀能够从楚维阳这里听到甚么高论,甚至,这一刻,青衣道人竟生发出了以己身所掌握的至道,在道法义理的层面上战胜楚维阳的冲动。

真正想要以斗法将楚维阳斩灭已经不太可能,昔年仓皇之间隔空以五色龙华玉篆出手,未曾能够斩灭楚维阳性命,青衣道人便自知已经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这甚至是青衣道人最后从某一境界与领域之中,可能对楚维阳有所胜绩的一次。

这顷刻间,或许是那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某种纯粹极致的情绪,借由着楚维阳那煌煌道音的回响,而在这顷刻间影响到了青衣道人的思绪,这闪瞬间,道人心神之中原本因为接续着凶兽的野性而被冲淡的神智像是有所恢复,并且反向将凶戾的本质镇压。

果然,当青衣道人真正安静下来之后,当这顷刻间,连其那原本激涌的情绪本身都不再“聒噪”的时候,原地里,立身在九阶墨玉法坛之上,楚维阳那清朗的声音方才继续传递向这片海疆。

“道人在世外行走的时候,可能洞见过那汹涌的天象之下,苍茫烟波之中斑斓神华的涌现,那诸界的骤生骤灭?”

“……”

当道人说起这巍峨广博的浊世天宇之中,那诸界的骤生骤灭的时候,青衣道人尚还在毫无犹疑的轻轻颔首,他早便明晰的洞见了那神华之中诸界的本质。

进而,当楚维阳提及到那无序与苍茫之中,以必然诞生的偶然,演绎着道法与造化的时候,稍稍思量的过程之中,青衣道人尤还能够以略显得迟缓的过程颔首。

可是当楚维阳话音一转,从这浊世天宇的变演过程之中,提及真正的浊世生灵,提及真正诸凶兽,提及到了万古光阴岁月之前,原始凶兽杀入九天十地,进而有着妖族诞生的进程里面,一切关乎于血华本质的变演过程的时候。

青衣道人已经陷入了良久的沉思与沉默之中去。

进而,当这种古时莽荒时代妖族诞生的秘辛,其关乎于原始凶兽的某种本谁的变演,在混同在天宇的变演过程之中,被楚维阳推演与演绎成那凶兽跃升出藩篱的必然一步的时候。

当那凶兽如何变演成原始凶兽的过程,必要的关隘与要旨,完整的呈现在青衣道人的面前的时候,青衣道人紧紧地抿着嘴,再看去时,那悬空显照着的,便已经不再是血灵剪影,而是真正其身形的显照。

半是人身,半是凶兽。

而楚维阳的声音仍旧平静、恢漠而无情的将诸般字句在这顷刻间宣之于口。

“所以说,混朦法的尽头,从来都不曾有过前路,也从来没有证就人形原始凶兽的路可以去走。”

“这枯萎的人形,并非是甚么所谓的凶兽蜕变出人身来的必然过程。”

“这不过是残骸而已,不过是因为这些凶兽乃是昔年时的混朦法修士,因为劣化与畸变而化成凶兽,偏生早昔年时曾经以圆融金丹锚定己身部分本质,连带着畸变本身也是受到了混朦法的影响与牵引。”

“所以前尘的形神本质与道法余韵,仍旧依循着道果的锚定而在其形神之中残存。”

“它们像是和如今的你一样,高不成低不就,说人而非人,说兽也非兽。”

“于是,在依循着凶兽本能的自行碰撞与磋磨之中,在那追索着有序和灵动的过程之中,这些前尘时所残存下来的一切,搅乱了本身‘偶然’和‘必然’之间的酝酿,过往时的剪影,被依循着那丝缕的锚定而徒劳无果的复刻出了枯萎与灰败的模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