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原来是她(第2/3页)

顺着墙根绕过去,就是入寺的山门。

这时候,山下来了一拨人。

男女都有,皆穿得素净,齐整没声,前后簇拥着一顶青帷小轿,停在了山门前。

轿子一落,一个身穿绿夹袄梳着双髻的丫头紧走两步,到得轿前,便忙招呼轿夫。

“压轿”。

声音软软的。

远远看见这一幕,顾觉非停了步。

那小轿是女眷用的,他不好贸然往前。

乍一看,这一行人没什么特殊的地方,可他却能敏锐地觉出,这是大家族里才有的整肃。

而且,有些奇怪。

这样的天气,又不逢节日,寺里本不该有什么香客来。

觉远方丈也远远望着,一双苍老的眼睛里,却流露出几分悲悯与叹息:“是将军府的轿子。前阵生了场大病,不然本该半个月前就来了的。”

他没提“生了一场大病”的到底是谁,可顾觉非在听到“将军府”三个字之后,心底的疑惑,一下解了。

于是,有片刻的恍惚。

“原来是她……”

轿子里坐的,大约是陆氏吧?

将军府掌事夫人,大将军薛况的孀妻。

今年该有二十七,是四个孩子的娘了。

十一年前,她与卫仪、孙雪黛并称为京城三大美人。

那时候,因着卫仪,对这个陆家小姐,顾觉非也依稀知道一些。

与卫仪海棠桃李般的秾艳鲜妍不同,区别于孙雪黛清高寒梅似的冰冷娴雅,陆锦惜是清淡婉约,性情柔和的。

即便容色同样出众,可在其余两位的光芒映衬下,她实在没什么存在感。

在及笄后的次年,她便得了新帝赐婚,嫁给了将军府二公子薛况。

薛况出身将门,年纪轻轻已随父出征数次,身上有清贵子弟绝不会有的铁血傲骨,曾引得不少闺秀垂青。

赐婚旨意下去的时候,他人还在边关,接旨之后才马不停蹄,赶回来成亲。

只是,同他一起回京的,还有一个妖娆的女人,一个有腿疾的小孩。

当时听说这件事,整个京城都炸开了锅。

谁都没想到,薛况镇守边关,竟然已经纳了一门妾室,还生了个五岁的孩子!

想想这一年薛况二十二,血气方刚年纪,有个通房再正常不过。

只是连儿子都搞出来了,家里人一个不知道不说,还在被赐婚这当口,带着小妾回京,这不是打人陆家的脸吗?

陆大人爱女心切,当夜便气得长跪在宫门前,大骂武夫粗人不知廉耻,坏了礼法,不给人活路。哭天抢地,央求新皇收回成命。

可皇帝开口,金科玉律,岂能随意更改?

陆大人到底还是被同僚强劝了回去。

没过两天,薛况带回来的那一名妾室便传水土不服,得了急病,不幸没了。被人抬出府去,草席一裹,扔去了乱葬岗。

大概是将军府那几位话事的也知道,此事是他们薛府理亏。

不过那五岁的小孩儿,却没处置,养在了府里。

陆氏一门诗书传家,一屋子读书人,没想过把人逼上绝路,更没歹毒到还要个瘸腿小孩儿的性命。再又是薛家血脉,回头得叫自家小姐一声“母亲”,到底没再追究,由了他去。

等到成亲的那一日,一家子吞了千般万般的不忿进肚,忍气把个心疼得跟眼珠子似的宝贝姑娘,嫁进了薛府。

薛家长房长嫡前些年参战,葬身沙场,嫡次子薛况便成了继承家业的人。

陆锦惜虽性情温婉,处事懦弱,也没什么手段。可因着薛况的身份,也有惊无险地成为了将军府的掌事夫人,勉强处理着府中大小事宜。

成亲的当年,她便怀了身孕,生了位千金。

次年薛况被调去了边疆,开始领兵作战。

三年荡平敌寇,五年收复玉门,执掌虎符,可调兵百万,官封大将军,一时令夷狄闻风丧胆。

于大夏而言,那无疑是难得的风光时期。

只是这段时间,薛况极少回府。

少年夫妻,聚少离多。

陆锦惜封了一品诰命,陆续为他生了两个女儿,到第六年终于怀了第三胎。

也就是这一年,西边匈奴大举进犯。

薛况百战百胜无败绩,已经是大夏最亮的一杆军旗,自然责无旁贷,领命之后,立刻发兵,西进迎击。

一月里,函山关一役,夏军大败匈奴,彻底击退敌人。

可在捷报从边关传来的同时,一个惊天的噩耗也随之传来,震动了朝野——

年仅二十七岁的大将军薛况,战死沙场,为国捐躯。

薛况久战匈奴,杀敌无数,西域上下各族无一不恨之入骨。

函山关一役,匈奴军队得了号令,薛况若死,大夏三十万大军,不堪一击,不足为虑。

所以,此战不惜一切,先斩薛况头颅!

幸存的将士说,那是一场极为惨烈的围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