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棋盘(第2/3页)

她慢吞吞抬头,想看一看来者的面孔,腰部一根根毛细血管随风拂动,如果有可能,她要劫持这名高级军官。

然而她只来得及看到一道虚影,扎着丸子头的女孩像一只轻盈的小鸟,跳跃着离开了:“路上注意安全,小心地.雷和飞弹。”

“是!于队!”几名反抗军齐声答道。

执行官垂在身侧的手指猛地抽搐了一下,根据情报,反抗军中姓于的高级军官只有一个。于穗宁,本次作战的最高军事指挥员。

如果抓住机会杀了她,有可能提前结束战争。

这位洛希尔执行官陷入了深深的懊悔,她没有发现,焦黑的高墙上,蒙尘的监控摄像头低垂着头颅,镜头跟随着她的面孔。

徐渺的眼前展示着执行官的高清影像,细节放大后能清楚看到腰部毛细血管的异常活性。

zero通过已有的数据库资料分析:[这应该是某种血肉再生方面的超凡能力。]

财团严禁民间研究基因技术,高层却并不忌讳,徐嘉盈能向女神祈祷,这位执行官自然也能。

只是她不知道,她一举一动都在徐渺眼皮子底下,于穗宁身为指挥员,又怎么会无缘无故出现在战后废墟上?那是给她坦白从宽的机会。可惜她没有珍惜。

[通知医院,送上门的实验体,好好利用起来。]

[是。]

有北灵等人的娱乐公司在内城区接应,反抗军很顺利地占领了医院、粮仓和位置隐秘的装备库。

主动投降的俘虏根据以前的职位,是否有过违法犯罪,统一编入反抗军,或是送到后勤处,参与劳动改造。

像执行官这种顽固分子,本身又有研究价值,送到医院后,就转为实验体用于基因与义体技术研究。

整座城市像一台生锈的机器,反抗军像一个个纳米机器人,在机器中穿梭,剔去锈斑,换掉不合适的螺丝钉,甚至拆掉动力不足却又过于贪婪的引擎。

战地记者心情复杂地跟拍,反抗军没有阻止他们拍摄,反而非常欢迎,希望他们把这座城市发生的变化传播给全世界。

直播却已经被上头掐断了,就在战局一边倒的瞬间,观众眼前就只能看到漆黑的屏幕了。

看着满屏的问号,记者也无可奈何,好奇心促使他们留下,用手头的设备记录下这场战争,和以往截然不同的战争。

他们的镜头亲眼目睹了装甲车的履带碾过破碎的玻璃砖块和人体组织,冲进居民楼的反抗军射杀逃窜的财团安保员,却没有像大部分非法武装一样,泄恨般摧毁高他们一等的中产阶级市民。

他们总会留下一张房屋家具损毁清单,承诺市民战后可以凭借清单向组织索赔,组织对战争造成的一切损失负责。

从没有军队会这么作战,难道军队的存在不是为了维护公司利益吗?

一台台摄像机忠实地记录下这场战争的真实面貌,却无法将信息传递给外界。

徐渺没有利用个人能力左右战场局势,一方面是要练兵,另一方面是同样的剧本不仅在斐文迪发生,也在町野上演。

斐文迪惊变的这几天,町野也发生了震动财团的事件,这起事件同样被媒体压得死死的,一点风声都没漏出去。

徐氏和南氏联手推动了棚户区改造项目,清点房屋的过程中发现了大量没有登记的人口,町野南氏现任总裁南邵的发言代表温浅浅下令把所有黑户抓进监狱,质询他们的身份。

许多市民一度猜测这是穷人逃税的方法,没想到持续16小时的问询结束,从所有贫民的脑机中得知了一个可怕的事实。

他们都是提前编写了身份职业的人造人。

财团的统治根基,面对穷人总有些优越感的中产阶级一片哗然。这是对伦理的挑战,踩在了所有人的底线上。

如果贫民只是代码编辑的人造物,他们呢?这个世界呢?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生命算什么?

市民的自我认知出现了信任危机,“我”到底是谁,“我”真的是我吗?

如果“我”的亲人,“我”的喜好,“我”的性格,都只是一串代码,“我”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罢工席卷了内城区所有公司以及联邦政府机构,尽管多家公司发表联合声明,表示这一情况只在棚户区发生。

不再信任公司,甚至对世界的真实性都产生了怀疑的市民,选择了集体摆烂。

人心惶惶之时,南氏安保部队出动,却不是简单的镇压。温浅浅现身,承诺公司一定会给一个交代。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公司难道不是为人服务的组织吗?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行制度层面的改革。”温浅浅说。

南氏高层一言不发,傅氏为首的本地大公司斥责她异想天开,徐氏却给予了支持,不知道是不是私下达成了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