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周世耀这会儿一脸震怒的盯着徐瑾瑜, 怒声道:

“尚书大人初来乍到,可知近年我大盛多年征战,如今国库空虚, 各地都需支出,您在圣上面前放此大话,可要让下面人怎么活?”

“哦?侍郎大人这话恕本官不敢苟同。户部有没有银子,本官身为户部尚书,能不知道吗?”

徐瑾瑜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周世耀,不紧不慢道。

“尚书大人连今年的账册都没有过目怎么会知道?!”

周世耀不假思索的回了一句,下一刻, 金銮殿内一片沉默, 就连方才弹颏徐瑾瑜的御史都忍不住看了一眼左侍郎, 没吱声。

成帝更是直接冷声道:

“难怪徐爱卿要向朕借人, 原是你一直不愿放权!身为侍郎却把持户部,”

周世耀方才被徐瑾瑜随口一句二十万两银子气的头脑发蒙, 话赶话把实情说了出来, 这会儿他先是一愣,随后飞快描补道:

“圣上容禀, 徐大人身负大才, 可却从未接触过户部事宜, 故而臣才让尚书大人先熟悉旧制,以免出了岔子,倒不曾想, 尚书大人为了逼迫臣, 不惜, 不惜这般随意出言。

国库里哪怕是一文钱都没有多出来的,也不知徐大人如何, 如何能这般轻而易举的开出二十万两的赈灾银。”

周世耀反应过来后,三言两语便直接将锅反扣向徐瑾瑜,成帝听了周世耀这话,也是有些牙根发痒。

总是这周世耀说的再好听,也无法掩盖他不愿意放权的事实!

可偏偏此前成帝给徐瑾瑜的封赏太厚,一时有不少大臣对此表示赞同。

“不错,周大人的顾虑不无道理。”

“徐大人固然是人中龙凤,可若是贸然接触户部事宜只怕也理不出头绪来,如今这般倒是合适。”

“若是如此,只怕褚州赈灾银的调度事宜,还需要周大人周全此事。”

众人纷纷附和着,而周世耀只静静现在一旁,看着徐瑾瑜的目光中,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尚书又如何?

待他理清旧账,也得个一年半载,届时圣上自然知道他是怎样一个无能之辈。

或许他在用兵之上又几分急智,可入了他的户部,他便是条龙,也得盘着!

“所以,周大人是笃定如今户部只能拨出五千两银子了吗?”

徐瑾瑜并未因为众人的附和便有丝毫慌乱,而是等他们说的差不多了,这才徐徐开口。

周世耀听了徐瑾瑜这话,很是熟练的哭穷:

“尚书大人若是事后看到了账册就该知道了,这六部要银,军队要银,四处来财,八方出财,如何能有富裕的银两?”

“若是如此,敢问周大人,去岁巡盐可是巡回了整整一百五十万两,那这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周大人可心中有数?”

徐瑾瑜不等周世耀回答,便继续道:

“根据进出文书记载,这一百五十万两中,有五十万两用于凉州军费,可是不巧的是……本官阅过凉州军营的开支文书,里面来自朝廷的军费,满打满算,可是只有三十万两,不知这剩余的二十万两去了何处?”

“这……”

周世耀疯狂头脑风暴的回忆起这笔账,随后,他脸色难看道:

“尚书大人,口说无凭……”

“所以本官已经于两日前派人前去凉州军营调阅文书归京,八百里加急之下,想必再过一个时辰便该到了。”

徐瑾瑜一错不错的盯着周世耀,淡淡道:

“本官生而过目不忘,此事断无出错之可能,如若地方账册与朝廷账册不相匹配,敢问应如何处置啊周大人?”

徐瑾瑜这话一出,周世耀直接汗流浃背了。

若是如此,别说是近年旧账了,只怕从自己任职之时的账册都要重新核对一番了。

成帝听了徐瑾瑜这话,直接眼睛一亮,可是看徐瑾瑜却并未咄咄逼人,所以只得按耐住激动,冷冷道:

“周侍郎,你对徐爱卿之言作何解释?”

周世耀忍不住擦了擦额角的汗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圣上,只怕是手下人一时粗心,这才,这才有此失误,待,待臣回去定,定重新核对!”

“是吗?周侍郎执掌户部多年,竟然不知手下账册出了问题,反而是徐爱卿不过三日便查出漏洞,朕竟不知谁才是熟悉户部事宜之人!”

成帝有些讽刺的说着,周世耀没敢吱声,就连方才义愤填膺的御史,这会儿都悄咪咪的退了回去。

金銮殿上顿时寂静,过了许久,徐瑾瑜这才缓声道:

“圣上,当务之急还是褚州水灾之事,周大人失察之过已成事实,还是应先解决眼前事宜为重。”

周世耀见躲不过去了,也只得伏首请罪:

“是臣失察,还请圣上降罪!”

成帝眯了眯眼,恨不得立刻将其从头撸到尾,可既然徐瑾瑜开口,想必另有打算,故而成帝只冷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