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豫州牧唐伯卿!灵石下落(第2/3页)

当时,他并没有什么感觉。

毕竟他人口数千万的超大型城市都见识过,不会有什么惊讶的地方。

不过,跻身大神通境界后,抵达帝都的感受却又不一样了。

此地,汇聚一朝之气运,亿万黎民所系。

一地的兴衰,冥冥中影响着天下大势。

再次抵达帝都,楚尘竟不由生出了渺小之感。

“诶,也不知此番能不能顺利渡过这场灾祸。”

楚尘喃喃自语。

一旁的陈鹏举颇为意外:“兄长,什么灾祸?可是青阳侯府又找你麻烦了,要不要我……”

“不是青阳侯府。”

楚尘也没有对小弟隐瞒,将血云灾祸之事与小弟说了一番。

“竟有此事。”

陈鹏举一番沉吟后,道:“兄长,仙庭卧虎藏龙,前辈高修无数,不乏近乎于仙人的人物,想必对付区区灾祸神通不在话下。”

“希望如此吧!”

兄弟二人说话间,不多时,抵达了城西一处宽敞的二进院子。

这正是小弟鹏举在京城的落脚地,接下来一段时间,楚尘便在这个小院住下歇脚。

唐伯卿虽镇守豫州,不过唐府却是在帝都。

楚尘也没有失了礼数,翌日,他带足天材地宝、各类云州特产,亲自登门拜访。

一方面,感谢唐家这些年对他家小弟鹏举照拂有加,另一方面,也是为小弟鹏举撑腰,让外人知晓,他陈家也不是什么破落户,有大神通修士坐镇,家底也算殷实。

唐家待客颇为热情,几天走动下来,两家关系越发亲近。

在这过程中,楚尘也见了唐幼薇一眼,的确是容貌俊俏,温婉如水的大家闺秀,与小弟鹏举很是般配,他很是满意。

最令楚尘欣慰的是,这几天小弟鹏举因为他造访唐府颇为欣喜,隐隐有扬眉吐气之感。

这倒不是说小弟鹏举在唐家受委屈了。

唐伯卿不仅将一身绝学倾囊相授,还有意将女儿嫁给小弟,自然是将其视如己出,只是唐家家大业大,难免有闲人说闲话。

不过,随着大神通修士楚尘登门,唐府中的闲话一夜消失的无影无踪。

小弟鹏举本身是三鼎甲探花郎出身,家里有一位大神通修士的兄长,无论是家世,还是自身才学,都配得上唐家的掌上明珠。

世上之事,从不是一帆风顺。

小弟鹏举这边的喜事进展顺利,不过中州的魔灾却并没有那么顺利。

“血雨案”上报都已经过去三天了,玉楼真人第一时间将案情禀报给了灵威帝、明镜先生,天朝仙庭也给予了十二分的重视,各方高人齐上阵。

一方面追查灾祸源头,剿灭暗中的魔头,另一方面,征调精通医术的道门高人救治受血雨侵袭的百姓,双管齐下。

不得不说,天朝仙庭第一时间的措施很是及时,可惜两方面都没有取得什么明显的进展。

既没有找出暗中的魔头,派出的道医、巫医等精通医道的前辈高人也没能将百姓体内的“血雾之力”驱散,接连受挫。

如此一来,事情就变得棘手了。

百姓们体内蛰伏的“血雾之力”成了一桩大隐患,一旦邪炁潮汐突然变得剧烈一些,“血雾之力”很有可能就会得到滋养,一夜之间将成千上万百姓化为魔物,造成难以想象的破坏,冲击整个中州。

甚至,是帝都都有可能出现片刻的“群魔肆虐”现象。

这放在平时都是棘手的大事,更别说,眼下正值登基大典召开,上届朝堂仙庭最终考绩的关键时刻。

一旦出现中州帝都大规模爆发魔灾的现象,上界天庭使者会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哪怕前面四十多年他们干的再好都没用,最终考绩好不到哪儿去。

许多人原本能凭借功行功劳受诏封神,升天入地,出了这桩事,恐怕一切就化为了泡影,多年努力功亏一篑。

一时间,整个帝都气氛变得极为沉重,京师上空笼罩着一片阴云。

……

“兄长,还真出事了,魔头找不出,淋雨百姓体内的血雾之力拔不出来。”

陈鹏举从外面打听消息回来,神色匆匆,忧心忡忡。

“我先生说,若是魔灾真爆发,坏了登基大典,天朝国本都要为之动荡。”

楚尘微微颔首。

若真出现两王相斗,小弟鹏举的师父唐伯卿作为州牧,那真是陷入了漩涡之中,有的头痛了。

当然,更大的问题是大昌天朝的局势变得不稳定,日后矛盾会不断激发爆发,内耗国力。

兄弟二人都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一个个沉默了,谁也没有开口。

“你们别担心,我会出手的。”

小鬼仔捧着讨来的“喜香”,美滋滋吸着,很是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