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朝堂首秀(第3/3页)

所以,他并不着急反驳,而是摆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等到文武大臣当中都有人自己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再行干预。

如此一来,文武两大阵营,都有持各种意见的人出现,那么,这就是一件纯粹的政务,而不掺杂其他的立场问题。

当然,对于这帮大佬们来说,他们看的更透,其中有不少人,在看到最初出来反对的御史时,都不约而同的想起,这个御史,早年曾经受过前成国公朱勇的恩惠,在土木之役后,也曾为成国公府说情。

至于张輗……更不必说了,成国公府和英国公府是亲家,想要通个气,更是简单的很。

但是,这手段虽然简单,可却成功的淡化了朱仪在其中操纵的痕迹,不可谓不高明。

于是,一众重臣的眼神都有些复杂,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看来,这位成国公虽然年轻,可却不是个好对付的人啊!

底下吵了一阵,天子终于抬起头,轻咳一声,于是,殿中顿时安静了下来。

“万民书朕看过了,此子的确孝心可嘉,内阁和六部的几位先生,觉得任家可否宽恩?”

天子一开口,就点了这些重臣,他们自然也不好再闭口不言。

相互对视了一眼,内阁俞士悦率先道。

“陛下,臣以为任家不可宽恩,任弘虽孝心可嘉,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任礼所犯并非小罪,乃是动摇朝廷威严体统的大罪,必定要杀一儆百,从严处置,否则国法纲纪威严不在,更难震慑不法之人,至于任弘,的确孝道纯然,臣以为,可以宽赦其一人,令其留京奉养府中长辈便可。”

如今这件案子,既然朝堂上已经吵了起来,那么,哪怕是他们这些人,说话也要留几分余地。

俞士悦的这个方案,算是比较折中保守的,好处是周到。

但是,也有反对的,紧随其后,都察院陈镒便道。

“陛下,孝道是孝道,律法是律法,朝廷既已定下对任家的处置,那么既然案情并无反复,便不应随意更易,否则不仅有朝令夕改之嫌,更会让诸多宵小,觉得可以通过这种手段逃过朝廷惩治,对社稷有害无益,故而臣以为,陛下可下旨表彰任弘一片孝心,但是,对于任家的处置,依旧应当维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