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老师说的话,竟然是真的(第2/3页)

“咱得回宫去,今日大孙给咱讲的这些,咱得回去好好琢磨琢磨,让大臣们也好生探讨一番,出个详细。”

朱元璋起身,而后对着朱英交代道:“晚点咱让人过来接你,今晚进宫,去看看你父亲。”

朱英闻言微微点头:“好。”

……

西域。

朱英没有想到,自己安排张三过去送信,结果还送去茬子来了。

其实还是朱英在知道自己身世,尤其下了谋略大明的心思后,主要心神,都已经开始围绕大明布局了。

大明现在是最佳改革的时机,老爷子尚在,无论是怎样的改革,只要获得老爷子的支持,这大明就无人可以阻拦。

现在也是大明武力值最为巅峰的时候。

其实一个蓝玉,并不能说影响多大的局面,哪怕如冯胜,傅友德这些名将,在朱英看来,存在当然更好,没有也不会太差。

最为主要的是,蓝玉案导致太多的中层军官被牵连。

就如同人的手臂,里面的骨头没了,自然就强硬不起来,哪怕老爷子铁了心斩杀蓝玉,朱英也不会说太过于重视。

蓝玉能不能活,在朱英看来,还是要见面之后才能知道,虽说蓝玉是他的娘舅,但若是蓝玉因为某些因素,从而反对他的话。

那也只能去掉了。

其实就西域的麾下而言,朱英现在自然不能直接暴露身份,这对他而言没有太多好处,反而容易滋生隐患。

最为主要的原因,便是他的人马,皆是在大明之外,并非大明之内,而且日后若是谋略其他地方,也是很好的一手暗子。

当然,他还是传递了隐晦的信息过去,其中的关键,就是在于空白文书上的印章。

群英城,这边是西域朱英地盘所铸造的城郭。

便算是一个西域小国都没有问题,

人口三千户,约莫万人左右,兵卒三千余众,以骑兵为主,在西域自保没有任何问题。

值得一说的是,若不是群英城没有立国,期间朱英总是去大漠,草原上经营势力的话。

说不准现在的群英城,将会被称为群英国。

还可以跟大明建交,朝贡,甚至得到大明的封号。

当然,现在的群英城虽然没有封号,但也是在大明这里报备臣服了,受到大明保护。

严格来说,还是隶属于大明。

群英城内。

“李秀才,你可得看仔细了,这可是大明驿站的文书。”刘胜对着一位头发有些发白,身形消瘦,年纪颇大的中老年男子说道。

李秀才闻言,肯定的说道:“我当然知道这是大明驿站的文书,这上面还有着兵部车马司主管印章呢。”

说完后,又有些疑惑的说道:“按理说,驿站虽然为兵部车马司掌管,但驿站文书一般不会加印兵部车马司的印章,况且还是空白文书。”

“这是什么意思?”刘胜疑惑的问道,他对于大明的情况并不是很熟悉。

李秀才是正儿八经的秀才功名,之所以会流落到西域,便是因为犯了官司,最后跑路。

不过这年头的读书人,在哪里都吃得香,毕竟大明识字的不多,西域的那就更稀少了。

李秀才在群英城的地位,还是数一数二的,来了数年,也在这里娶妻生子,生活富足。

他在心中组织了一下语言,也懒得跟刘胜解释大明空印案的详细,直接说道:

“能够拿到空白文书,并且还能有上司的印章证明,只可能有两种情况。”

刘胜问道;“哪两种情况?”

“一则是这些文书全是伪造的,但是东家在京师疏通了关系,能够瞒天过海,不过我想来这种可能性不高。”

“毕竟京师是天子脚下,丝毫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圣上法眼,更别说是驿站文书了。”

李秀才分析着说道。

“那还有一种情况呢?”刘胜催促道。

他最不喜欢的就是李秀才这点,每次说话都喜欢吊人胃口,吞吞吐吐,一点都不爽快。

不过李秀才的学问没得说,他对此也没太多的办法。

刘秀才不急不缓的拿起桌面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这才说道:

“还有一种情况,便是东家目前在京师手脚通天,甚至能接触到圣上,这点听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若是从文书的内容上看,倒也算是合理。”

刘胜面色微微震惊,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你是说,东家跟大明皇帝勾搭上了?”

“去去去,会不会说话,什么叫勾搭,若非这里是西域,还是在东家的地盘里,单单便是这个勾搭这个词,就够诛你满门了。”

李秀才对着刘胜就是一顿呵斥,见刘胜露出尴尬的神色,这才继续说道:

“日后说话注意些,照我看来,东家当是得到了陛下的赏识,其实想一想也是合理,东家何等人物,几乎是天生的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