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长孙殿下疯了吧!(第3/4页)

而后每年都是三四千万贯不等。

最多的那年,便是在洪武十八年,因为受到郭桓案的影响,发行的宝钞数量突破五千万贯,直逼六千万的关卡。

这样的大明宝钞,朱英如今已经不敢用了。

目前,宝钞提举司,还在印着。

大明官吏,将士,只能依靠这个发部分俸禄,补部分粮食,绢布,否则没得办法。

现如今,商人,商会间的借贷,对于宝钞几乎都是不认可的。

听到借贷,朱英回道:“要说是借贷吧,其实也差不多,不过咱们用的,是另一个法子。”

“姚广孝那边的事情,还记得吧,现在咱们就拿这个法子,于京师里再用一次。”

叶月清闻言,如醍醐灌顶,顿时明朗。

其实朱英的办法很简单。

没钱没关系,集资呗。

把这些厂子的股份卖出去,不就好了么。

而且就现在来说,也有很好的带头人,那便就是蓝玉了。

蓝玉已经有了三成酿酒厂的股份,对于其他的勋贵家族来说,可信度就高很多了。

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三成酿酒厂股份,是凉国公蓝玉,用近万亩良田换来的。

叶月清思索了一番后问道:“那么殿下的意思是,咱们一成股份,卖出去多少银子呢。”

朱英笑了笑;“谈银子干嘛呢,朝堂的大臣们,将士们,到手的俸禄是宝钞呀,咱们群英商会,如今实际已经为皇宫内帑,自然得用宝钞。”

叶月清听得有些迷糊,和殿下交流,总是这样。

这也是在她的心中,一直非常崇拜长孙殿下的原因。

听不懂才正常,听懂了,那岂不是和长孙殿下一个境界了,指定是不行的。

朱英嘴角微微翘起,道:“一成股份,卖五十万贯宝钞。”

听到这话,叶月清的嘴巴,下意识的微微张开,成了哦形。

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疯了吧!

五十万贯宝钞,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现如今,一亩良田的价值,大约在十两白银左右,这还是良田,若是有灾荒的影响,二三两银子都没人要。

凉国公蓝玉,上缴的良田是八九千百亩,即便是按万亩算,折价不过十万两白银。

按照京师的行情,也就是二十万贯宝钞。

按照最低的行情,二十五万贯宝钞顶天了。

而现在,一成股份,就是五十万贯宝钞,三成酿酒厂的股份,相当于一百五十万贯宝钞。

长孙殿下疯了吧!

“月清,你是觉得我疯了吗。”朱英看着叶月清的模样,笑着问道。

叶月清连忙收敛,回道:“奴婢不敢。”

朱英走到边上,端起有些凉的茶杯,喝了一口。

“茶凉了,奴婢给殿下换杯热茶。”叶月清连忙走过去说道。

朱英摇摇头,道:“不必了,我只是为待会要讲述的东西,先润润喉。”

“月清,今日我就给你好好的上一课,让你知道,什么叫做炒作!”

……

次日天微微凉的时候,京师的告示墙上,一块大大的白纸,被贴了上去,上面写满了布告。

这是五城兵马司衙役,贴完后和以往差不多,就是守在这里,维持秩序,还有解读上面的消息。

“这位官爷,这上面的告示,说的是个什么消息呢。”

一个挑着担子的卖菜大爷,走过来好奇的问道。

对于大爷来说,平日卖菜也没啥事,看到有新的布告,自然要好奇,说不准待会,就是卖菜时候,和其他小贩的谈资。

衙役道:“这是京师里的群英商会,即将招工的消息。这上面说的,便是要在京师外城边上,开设五个大厂,每厂招募最低五千人。”

“分别是酿酒厂,制衣厂,纺织厂,糖霜厂,瓷器厂。”

“年龄,须在十六岁往上,四十五岁往下,无不良嗜好,能干事的。”

“对了,纺织厂这边,目前只招募女工。”

听着介绍,卖菜大爷大致是了解情况,心中想着,这群英商会的来头真大,做个买卖,竟然还能让官府帮忙。

心里想着,这大致就是今日的谈资了。

转身挑起担子,就准备离去。

他可不敢耽误太久,要是去得稍晚了一些,说不定好位置就给别人占了。

家里还指望着今天卖的这菜,到时候买几升米回去煮饭呢。

卖菜大爷刚起身走两步,突然就停了下来,转过身子又问了一句:“敢问官爷,不知道这些厂子,工钱几何呀,又是需要怎样的要求。”

倒是卖菜大爷突然想起,自家还有个侄儿,曾经给做瓷器的师傅,当过两年学徒。

因为最后交不起拜师费,最后半桶水都没学到,就只能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