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大明国旗(第3/3页)

“这都挖了有半丈深了吧,还没停下,不知晓要挖多深。”

“挖这么大个洞,是为了干嘛呢。”

“谁知道呢,应该建好就清楚了,不过我感觉,大概是和正阳大道有很大的关系。”

升旗台的挖洞,是为了埋下旗杆。

这根旗杆,可是花费了好大力气。

乃是经过高炉煅烧而成的精钢,且加入不少天外陨铁,不生腐朽,通体打磨得光亮无比。

旗杆分为两层,下层一丈,也就是三米,宽度为一尺。

上层,即是可见旗杆,总长为九丈五,寓意九五之尊,宽为七寸。

当这根十丈多长的精钢旗杆出现在正阳广场的时候。

所有见到的人,哪怕是官府人员,都忍不住惊呼起来。

那是由二十多位将士抬着,一路从城郊抬至正阳广场。

而后插入旗洞。

单单立起竖正,就花费了将近一个时辰,校队无语后,才是青石堆积,三合土填充,水泥覆盖,可用数百年。

“这上面好像还吊着一根绳子,这是干嘛呢。”

“别问我,我怎么知晓。”

“你不是说知晓的消息多吗,怎就不知了。”

“这事别说是我,哪怕是朝堂上的大臣,估摸着都不知晓,大概是太孙殿下的手笔。”

“这么大一根棍子,当真威武。”

目前来说,正阳广场上最大的热闹,就是这个升旗台了。

猜测的人非常之多,尤其那根绳子,更是引发诸多联想。

其实也有聪明人认为是挂着旗帜上去,但是没有得到认同。

旗杆固定好后,便就是升旗台呢。

整个升旗台,乃是由汉白玉打造而成。

为四方通行,有三层阶梯,由十二玉柱组成。

刻有九龙,十二纹章,锦绣江山。

一眼望去,华贵典雅。

自建成后近半月后,每日皆有锦衣卫十二人站岗,严禁靠近,只能是远远相看。

升旗台建好后,正阳大道这边的平整也差不多完善了。

正阳大道,宽约三十丈,长约三里五,即五百八十丈左右,由正阳门,直达正阳广场,最终点边就是升旗台。

目前的正阳大道,左右前后用木板做模挡住,一尺之高。

在这中间,每隔一丈,便有长竹隔断,一眼看去,密密麻麻。

今日,正是二月初二,龙抬头。

正阳广场,烧香祭祀。

工部尚书沈溍开口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工部侍郎回道:“回大人,此刻正是午时三刻。”

沈溍点点头,而后朗声道:“吉时已到,动工!”

随着沈溍开口,早就等候多时的工部官员,跟着大喊起来。

“吉时已到,动工!!!”

“吉时已到,动工!!!”

“吉时已到,动工!!!”

一声声的传递,从正阳广场这里,直到正阳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