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刺杀幕后的阴谋(第2/3页)

只是那数根毒针飞驰而去,那宦官闷哼一声,挡下一枚。

却有一根射中了朱高炽的手臂。

微微的刺痛感传来,那中针的宦官毫不顾忌自己,立即扯起嗓子大叫:“世子殿下中针,快传太医!!!”

朱高炽看着插在手臂上的毒针,有些愣神。

旁边的宦官当即先行拔下,为朱高炽撩起衣袖。

只见那中针的地方,已然有乌青色皮肤上蔓延开来。

朱高炽自己并没有太多的感觉。

不要觉得古代的毒会很毒。

一般来说即便是剧烈毒药,在剂量不够的情况下,也很难说中针就死。

这里会有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

甚至一些毒药凭借自身的免疫力,都能进行恢复。

后世影视剧中,一旦中针就瞬间倒地死亡的景象,大多都是极为夸张的手法。

……

大明,乾清宫。

朱元璋看到大孙赶来,原本盛怒的面色,这才有了几分好转。

朱英见到老爷子的脸色后,便就问道;“爷爷,是什么事情让你如此大怒。”

朱元璋示意旁边的刘和把情报递给大孙。

朱英接过之后便就看了起来。

原来是远在倭国的朱高炽,遭遇了刺杀。

但是话语简单,可情况显得有几分复杂。

朱英也顿时明白了老爷子为何发怒,不过却也没有第一时间开口。

朱元璋冷哼一声,随即摆摆手。

而后在刘和的带领下,周边的宦官宫女全部退下,显然朱元璋这是要谈一些比较私密的事情。

待人都走后,大门紧闭的情况下,朱元璋这才开口:“大孙你说说,到底是个怎样的情况,才让他们竟然对自己的侄儿下手。”

“在咱的面前,一个个都是孝子模样,只要一出了这京师,本性就彻底的暴露无遗。”

“这都已经去了海外倭国,还弄出这等叔侄相残的事情来,丢脸都丢到海外去了。”

朱元璋顿时就开始埋怨诉苦起来。

现在这等事情,也只能是跟大孙说说。

没错,虽然在情报里,说进行刺杀的全是倭人,但朱元璋何等聪慧,顿时就明白这背后之人,十有八九不是晋王朱棡,就是齐王朱榑。

这等拙劣的借刀杀人之举,在朱元璋的面前,简直是太过小儿科了。

朱英微微沉默一番后,说道;“爷爷,这情报里说都是倭人。”

朱元璋再度冷哼一声,道;“你就不要为他们说话了,这里头的弯弯绕绕,咱还能不知道吗。”

“假若说是倭王所为,为何不刺杀他们两个,偏偏要选择高炽。”

“高炽在倭国的一些情况,咱也是知晓的,虽说只是去了几个月,但非常迅速的平复了藩国的生产。”

“其中对于倭人百姓更加没有像他们两个那般区别对待,于买卖贸易之上,更是没有设立关卡,与倭人贵族间的关系较为平和友好。”

“你看看他俩说的好事,真以为咱什么都不知道吗。”

“完全是彻底的放肆,尤其是老三,咱以前还觉得他是被魅惑住了,现在没想到他更加的变本加厉,不事生产不提,更是在藩国内滥杀无辜,完全没有要治理的意思。”

“亏咱当初还想过他来继承大明的可能,还好孽子自己本性暴露得早,真是个彻底的混蛋。”

“老七那些事情,咱就更不想说了,简直是比之老三有过之而不及,是个彻彻底底的残暴之君,咱都想不出,怎的就生出这么些个混蛋出来。”

朱英听着老爷子破口大骂,唯有苦笑。

其实对于晋王朱棡还有齐王朱榑的一些事情,朱英也并非是一无所知。

毕竟群英商会跟朱棡那边关系来往密切,一些藩国内的情况也比较熟知。

就目前的道德观念来看,杀人取乐也确实是过分了一些。

生活在倭国晋城和齐城的倭国百姓,用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来形容,都感觉有些过于简单。

不过朱英心里头稍微沉思了一番后,对老爷子说道:“其实也不见得如此。”

“两位叔叔在倭国的表现,虽然是有些差劲,但从更多的角度上去看,反而倭国贵族王室对其更加的放心。”

“反倒是高炽弟,颇有一番明君的气势,在相互对比下,更是得到了倭国百姓的爱戴。”

“据说一些倭国百姓在燕城的生活,已然比之先前倭国统治时候都要更加幸福。”

“这样的情况对于倭国来说,是更为担忧的。”

“他们自然能分得清楚,这其中的利弊所在,这是涉及到民心的争夺,如果长此以往,燕城必然会更加得到倭国百姓的拥护,是大明于倭国之中狠狠钉下的一枚铁钉。”

“倒是两位叔叔那边,即便是军队强大,可对付起来反倒是要显得简单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