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朱英亲临草原(第2/3页)

就现在看来,确实是超乎想象了。

当这个情报出现在朱元璋的案台上时,那么事情的性质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这意味着如果对辽东黑土地进行一个全面的开发话,那么就目前来说,极有可能养活整个大明六千余万的人口。

这将会成为整个大明的粮仓所在。

如果有吃不完的粮食,那么大明将会达到何等富裕的地步?

简直是一个难以想象的事情。

这里头主要涉及的一个方面,就是对黑土地的保护了。

因为是贴近草原,大部分地区都是在关外了,那么和北元这边的关系,就显得很是重要。

想要直接歼灭北元,是一个很不现实的事情,至少短期内十数年,可能都没有办法去完成。

再说草原,也不单单只有北元这块,后面的瓦剌,吉利吉思,东察合台汗国,包括是一些大大小小的部族,这些都是很大的麻烦。

如果北元处于覆灭的阶段,其他的势力不仅会想要来分一杯羹,更会拖扯大明进入战争的漩涡。

一旦出现不利的局面,黑土地的种植就很难得到保护。

一次的毁灭,可能就是半年甚至一年的心血。

这天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此时正是和北元谈判之际,那么如果能够在某些方面达成一定的合作,那么开发黑土地,就可以更快的提上日程。

所以朱英想要亲自去一趟。

朱元璋很清楚这个事情的重要性。

不过对于大孙的关心,是朱元璋心中一直以来的心结。

自是作为未来的大明皇帝,自然也不可能说一直限制在京师里面。

当下说道:“你是这大明往后的天,黑土地的事情,确实很关键,但却不及大孙之万一。”

“别的咱不担心,若是那北元不知好歹,大不了就先放放,后面总是有机会的。”

“总而言之,大孙的安全,是要放在第一位,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一点大孙需要铭记。”

朱英点头道;“爷爷放心,孙儿晓得。”

便就是于此,朱英带着三千玄甲卫骑兵,走最新修建好的南北水泥大道,一路奔驰,于八日后,抵达大明北元谈判之地。

“这里还挺宽敞的。”

朱英笑着走了进来,抬抬手示意臣子们起身,顺便打量了这个大帐。

蒙古大帐以哈难的多少区分大小,分别有四个,六个,八个,十二个哈那。

这里作为谈判点,自然是最大的十二个哈那。

因此空间显得很是宽敞。

容纳数十人都不会显得拥挤。

为了排场,地面还有厚厚的毛毯铺设在草地上,看上去极为奢华。

周边多是装饰着一些大纛,也就是旗帜。

朱英向着汉人这边的主位走去。

北元的大臣们,自然也是纷纷深躬作揖,表达自己对大明太孙的尊敬。

便是哈尔台吉,在大明太孙的面前,也低下了自己高傲的头颅。

当朱英坐好之后,帐内才算是平息下来。

“北元亲王哈尔古楚克都古楞特穆尔鸿台吉,见过尊贵的大明太孙殿下。”

报出自己的全名,这是蒙古贵族表达出尊敬。

而很长的全名,也同样预示着身份地位显赫。

朱英听着这一长串的名字,都感觉有些无语了,不过还是客气的回道:“哈尔亲王,很高兴见到你。”

随后看了看现场的情况,继续道;“看来关于本宫四叔的事情,应该是谈的差不多了吧。”

齐泰闻言,有些尴尬的解释道:“启禀殿下,北元这边一直抓着禁运的条令不放,必须要解除对北元的禁运,才答应释放燕王。”

“关于这件事,一直都是处于谈判之中,目前还没有出什么结果。”

朱英闻言微微点头,道:“四叔是我大明之藩王,曾为我大明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更是我的亲四叔。”

“不管是付出任何的代价,都必须要解救出来。”

说到这里,朱英便转头对哈尔台吉说道:“既然哈尔亲王的意思,是要解除禁运才可放本宫四叔回来,那这件事本宫做主,便就答应了。”

这番话说完,顿时让哈尔台吉还有其他的北元臣子不知道如何开口回道了。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解除禁运是必然的,即便是今日朱英不来,也需要达到这个条件。

很显然,在解除禁运的后边,北元这边还有一些其他的附属条件。

可大明太孙这才刚来,便就爽快的答应了此事,后边的条件就有些难以启齿了。

倒不是说北元这边臣子们的脸皮薄,能够来干外交谈判的,哪个不是脸皮厚得火炮都打不穿。

个中的关键就是在于朱英大明太孙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