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黑衣宰相在京师的底蕴(第2/3页)

其实关于帖木儿的事情,朱英并没有想这么多。

当然也不可能说放着大明使臣在那边遭罪。

在得到消息之后,朱英就准备传信群英商会,通过之前的渠道去联系皮儿马黑麻。

本身扣押使臣这样的行为就不怎么作好,皮儿马黑麻目前在撒马尔罕还算是有几分名气,也很是得到帖木儿的看重。

只需带个话过去,即便是不会释放大明使臣,至少是能保个性命无忧。

而兵部尚书茹瑺的这个建议,却是以大国之名合纵连横,给予帖木儿东方边境极大的压力。

帖木儿再是头铁,也不会说对着金帐汗国,东察合台汗国,瓦剌,北元四大曾经的蒙古封国来干架。

要知道这成吉思汗曾经的五大封国虽说有所差异,但就版图这块,还真就是相差不算大。

帖木儿是如今最为强势没错,但想着面对四大汗国,这可就心里头的压力完全不同了。

更别提还有大明在后头调节各方。

帖木儿的西边,可是还有目前势头极其强盛的奥斯曼帝国。

全境开战,那也是要有个勇气的。

兵部尚书茹瑺这一招,可谓是直接打在蛇七寸上。

“好,好法子。”

朱元璋也不由是眼睛一亮,顿时就明白了茹瑺的想法,当下就给了首肯。

微微思索一番后道:“草原那边的事情,太孙向来是比较熟悉,关于人选和策略,此番便由太孙跟兵部尚书茹瑺负责。”

说实在的,其实大明这边的臣子们不管是对于草原,甚至是更远处的帖木儿,完全是个陌生的状态。

成吉思汗的五大汗国,更是只知晓一个名字。

这两年在京师邸报之上,朱英不断让刊登一些关于大明之外的风土人情,这才是让许多人有些许了解。

在普及世界知识这块,朱英可谓是不遗余力。

如此才能让更多人对海外产生兴趣,从而预热往后对外的扩张。

毕竟大明是文明礼仪之邦,跟帖木儿那样的蛮夷行不通,一味以皇帝的身份去号令大明军队对外开战,很容易使得内部名声变差,从而导致国家动荡,消极作战。

简单的布局,是关乎到全国上下士气问题。

就像是今天的茹瑺,如果没有对草原有足够的了解,也不能是说出这样的话来。

也是今日茹瑺这番话,让朱英意识到一个问题。

在此之前,他在心里头其实一直没有把大明朝臣当回事,觉得他们就是一些吃干饭的,读四书五经科举,本身在知识面上就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最擅长的就是搞内部斗争。

这时才发现,其实他们本身智商是非常高的,只要有好的引导,在搞外部斗争这块也很是厉害。

朝会之后,华盖殿中。

朱英笑着说道;“茹尚书今日之言,当真是让我刮目相看,没想到在外交一事之上,茹尚书也是有着如此深刻的见解。”

茹瑺连忙作揖:“臣只是偶发灵感,当不得太孙殿下夸赞。”

这个时候的茹瑺,突然心里头非常的后悔起来。

他先前没有注意,现在才想到一个问题,是关乎到去草原使团的人选。

假若太孙殿下觉得自己去最好,那可就是真的自己给自己挖坑了。

他都已经是近天命的年纪了,如若是长远的奔波一番,这老命都要去了半条。

果然,紧接着朱英就问道;“关于去各方势力的人选,茹尚书可是有什么推荐的。”

“这去的人,必然是要对各方势力有所了解,至少是能言善辩,北元那边倒是轻松许多,想来不会有什么问题,金帐汗国和东察合台汗国长期被帖木儿侵袭,亦是求之不得。”

“唯有是瓦剌这块,最是麻烦,其居于草原深处,占据重要位置,若是不能说服让其在后头捣乱的话,茹尚书的这个计策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毕竟当初在西域混了多年,对于草原各方面的情况,朱英很是清晰,当下几句话就把事情分析出来。

可惜是茹瑺此时,后背都冒出了细汗。

他怎么听着太孙殿下那话里头的意思,分明就是说要让自己过去呢。

如若是太孙殿下真的确定了自己,哪能有什么推脱的。

心中迟疑着,自己是直接挂帅,还是等太孙殿下先行开口?

若是直接挂帅的话,必然是会赢得太孙殿下心中好感。

心下一狠,茹瑺就准备开口。

却是朱英先行开口了。

“对于瓦剌那边,其实我这心里头当真还是有个人选。”朱英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犹豫。

说起合纵连横这块,谁还能有历史上的黑衣宰相,姚广孝这么精通呢。

只是姚广孝目前在高丽当国师,他若是去了瓦剌,也不知道会不会对高丽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