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不享受的贪官(第3/3页)

而自己头上的乌纱帽,就不知道能不能保住了。

虽说是这样,但靳世规却没有半点法子。

这老狐狸谨慎得很。

即便是在大明先前彻查贪污的时候,也没下水过,关键就是没人有他贪污的证据。

这些奉上的钱财,可不是老狐狸收着。

而是按照老狐狸某个亲属侄子的指示,去不同的商会购买古董,字画。

这些个古董,字画,当然都是假的,大家心里门清,却也当作真的来买。

所谓的商会不过是掩人耳目,钱财会几次流转慢慢洗白。

最后这钱还不会到老狐狸这头,连直系亲戚都不拿,而是到某个宗族成员那边。

靳世规甚至能猜到,在自己过来前,老狐狸肯定已经传话,把线路都给断掉,即便是彻查都查不到他的头上。

在这书房里,甚至都没几个值钱的摆件,还能看到关祥海的内衬都有数个补丁。

好一个清正廉明,难怪能这么多年屹立不倒,还曾经得过陛下的赏赐。

就现在来说,哪怕把关祥海给抄家了,所有东西加起来都不见得能值一千贯宝钞。

靳世规有时候想不通。

也不享乐,那还贪什么钱财。

饭菜时常都是昨日剩下的,衣裳也以麻衣为主,不见绫罗绸缎,这生活哪有乐趣可言。

没待多久,靳世规就出来了。

老狐狸没有明说,但靳世规已经清楚,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要异以要严重多了。

盼着太孙没撞见的可能性不大,目前要紧的是怎么安排后路,断尾求生。

……

“大兄,这里好热闹啊,竟然给我一种人在京师的感觉。”

朱允熥看着密密麻麻的人群,不由是感叹着说道。

他们现在于广州府城之中,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有着大量的外国面孔,真就如同京师一般。

其繁荣程度,已经是堪比外城外的京师了。

南洋的贸易航行,最近的就属广东了,对于外来的海商来说,无疑是第一站所在。

自从解除海禁之后,广州府的变化可谓是一日一个样子,大量的海外商人不断涌入,流动人口甚至达到本地人口将近五分之一。

去往京师的船只,都要先行在这里停靠补充,各港口码头基本都是彻夜不歇。

人口的大量涌入自然就衍生出了很多工作机会。

而赚洋夷的钱,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非常快捷且舒心的。

大明的强盛让四方洋夷来后都会多少带着敬畏之心,基本上绝大多数的洋夷在这里采买或者消费的时候,都不会讲价,标多少就给多少,很是老实。

朱英走在路上都能看到。

像是其他地方几文钱的烧饼,在这里都是十文的价钱。

方才随便找个酒楼吃饭,就用了差不多三十贯宝钞。

这是因为还带着二十来个护卫。

朱英看到跟自己差不多菜式的一桌洋夷,结账用了七贯钞,自己那一桌才五贯。

这是疯狂逮着外地洋夷薅啊,完全的区别待遇,也不怕薅秃噜皮了。

虽说这样的感觉很爽,但朱英知道并不长久,很容易会败坏大明的名声。

很明显洋夷们都知道自己被坑了,只是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

朱英暗暗摇头。

相对公平的交易环境才是持久之道,本身来说大明的商品就有极大优势,地产丰富,自给自足的大明,有着极高的贸易顺差,完全不必如此去做。

多是些小民贪利罢了。

在当今这个世道,对于大明的印象,完全就是这些海外商人来进行传播。

明面上这些海外商人没有办法,背后肯定会说一些不好的话。

什么大明强势,欺压小国之民等等。

若是不管不顾,负面影响将会不断加大,尤其是区别对待很不利于大明吸收海外人才。

‘看来是时候成立市场监督管理司了,宰洋夷宰习惯了,怕是自己人都不放过。’

‘这些摊贩现在都对国人没好脸色,反而是见到洋夷笑眯眯极为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