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4/7页)

房价一定还会涨。

安夏对深市的房价没什么太大的概念,只知道在将来有几个区。不管是什么鬼角落,都能卖出惊天高价。

自从1988年,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后,深市就飞快的开启了第一次房改,真不愧是特区,紧紧跟随在政策身后。

房产中介不如之后那种连锁店的扑天盖地之势,但也已经出现了不少。

他们热情似火,看到走进来的人就两眼放光。

安夏看了好几个小区的房子,平均在一百平方米左右,现在深市的平均房价在每平米2000块钱,也就是说20万就能拿下一套深市市中心的房子。

安夏对深市的房价印象是五六万,地段好的还有更高的。

那要买就得买个有出息的。

既然都到海边了,怎么着也得买个海滨别墅。

从中介那里没有找到合适的房源,安夏决定自己找找,她在华侨城靠近海的地方转了一圈,发现了一处环境不错的别墅,叫东方花园海滨豪华别墅。

这名字就起得很直白。

安夏找到售楼处,进门就是一个大沙盘,售楼小姐无比热情,完全没有嫌弃安夏是一个年轻姑娘,看着就不像是能买得起别墅。

她详细为安夏介绍别墅的整体环境和优点。

“你们卖的是现房吗?”

“是的,随时可以去看。”

坐上看房的小巴,车上只有安夏一个人,大概这个别墅区的业主都是自驾过去的吧。

“别墅区去年开盘,今年已经有人入住了,有一些是港岛的人过来买,物业服务非常到位,保证您住得舒心。”售楼小姐殷勤介绍。

安夏点点头,她看中了一套四百多平方米的房子,仔细算算,要九十万左右。

九十万,那是一个在安夏上一世的时候,都掏不出的价格。

“嗯……”安夏在心里快速计算着应该动哪里的钱比较合适。

有五十万的现金可以随时取,文具厂和牡丹厂归属于她的钱,加在一起也有几十万了。

鉴于现在两个厂子的运行都已经进入了平稳期,不需要再用她自己的钱大规模投入,安夏决定先买房。

以后房价会继续水涨船高,她也不能总盯着。

见安夏在认真的计算,机敏的售楼小姐提出:“要是一时手上现金不够多的话,也没有关系,只需要三成首付,我们还跟银行有协议,可以分期十年付款。”

安夏笑笑:“贷不了。”

“不会呀,只要您条件齐全,就一定可以。”

“我是外地人。”

“只要您在深市工作……”

“我也不在深市工作。”

“啊,您是港岛那里的人吗?那也没有关系,我们还有别的政策。”

“也不是,我是内地。”

内地人,不在本地工作,看起来一时也拿不出那么多钱的样子。

售楼小姐在心中默默担忧,这单生意是不是要飞了。

等把安夏送回市中心,安夏对她说:“我先回去拿钱,再见。”

不用想了,再见,就是再也不见,售楼小姐听过许多这种搪塞的话,然后就一去不复返。

她也习惯了。

过了三天,安夏再次进门,售楼小姐认出了她。

全款九十三万,现金支付。

售楼小姐不是没见过这种场面,但是一般都是中老年男人,或者是……

全家出动,一个年轻小姑娘自己来看房、付全款的场面确实不多。

就好像全款买下这套别墅,对她来说,就跟买件衣服差不多。

历时一个星期的纺织面料展销会结束了,安夏带着价值几百万的面料订单,还有一套别墅的钥匙回到家。

这几天安夏的妈妈心情不太好。

压锭之后,九厂的日子越来越差,感觉一天天的就是在那里混日子。

有能耐,有想法的,都被陈勇带到牡丹厂了,还留在九厂的人或是能力不够,或是快要退休,或是有其他的问题。

如果只是躺平咸鱼也就算了,许多人心里都有怨气,每天开始上班,就是在骂领导骂厂里,抱怨天抱怨地。

快退休的人受不了这个,很多人纷纷申请内退。

安夏的妈妈也申请了内退,在家里闲着。

人啊,刚开始不上班的时候,挺开心的。

过不了多久,就开始觉得无聊,于是东家转转,西家逛逛。

街坊邻居都是看着安夏长大的,见到妈妈闲逛,得知她已经内退了,便说:“内退了正好,可以带外孙了。”

“带什么外孙啊,安夏还没结婚呢。”

“哎哟,还没结婚啊,那可得抓紧,都多大的姑娘了,那有对象了吗?”

“本来以为有,过年都带回家了,现在看好像又没有了,听说那个小伙子给调到部里去了。”

“啊,那肯定是在部里有人给他介绍更好的了,快叫你家姑娘别等了,肯定跟别人跑啦!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得快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