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7页)

结果原因非常无聊,就是打错字了,把「用户名」打成了「密码」。

还有一个充满工作热情的程序员,发现数据库字段取反了,顺手修改了一下,心里还有一种「不要谢我,我叫红领巾」的自豪感。

然后……系统崩了,因为前端代码就是反着取的。

把前端代码改了,其他节点又出了问题……

「红领巾」哭着全部改回去了。

这一代程序员,终于也开始明白,什么叫做——“当一个BUG存在的时候,系统还能正常运行,就不要碰。除非你想把整套系统全部推翻重做。”

刚开始员工们还不知道在论坛上应该发什么。

安夏带头在论坛上发了:“周末去首都出差,有人想吃肯德基吗?我请。”

一时间,一时间人民群众沸腾了起来。

此时肯德基已经在前门开了一段时间。

但公司里有不少人长这么大都没去过首都,更别提肯德基。

想吃肯德基的员工盖楼盖出了五十多页,已经开始了页面响应迟缓和打不开的情况出现。

紫金电脑网络组的员工们,大概是第一群因为单位时间访问量过高,而不得不加班研究处理方案的程序员。

安夏去北京是要找一个人。

罗依,在计算机科学研究院还没有把64K网线接入国际线路之前,他就能以一己之力,凭TEL就搭建起了拨号连接BBS站——长城站。

他对网络技术只是爱好,并没打算以BBS谋生。因此没有任何宣传和广告,只有身旁几个朋友知道,有时候他也会去电脑城逛逛。可是他说的BBS,对于连网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来说太超前了。

罗依的BBS很寂寞,就好像发出超高音频的鲸,没有人能听懂他在说什么。

他的BBS叫「长城站」,明明理念非常先进,却没有人。

一天天的过去,站上的在线用户除了偶尔有他的朋友进来看看,绝大多数时间只有他一个人。

安夏找到了「长城站」,想私信给罗依。

巧了,没有私信功能。

想在线单聊。

也没有这个功能。

于是安夏只能在版面上留言:你好,罗依,我是紫金电脑的安夏,想跟你见一面,我的电话是……如方便,请您联系我。

罗依很快拨通了安夏的电话,两人约定见面时间和地点。

安夏亲自飞赴首都,想跟罗伊谈谈,问他愿不愿意加入紫金。

他的主业就是IT工程师,做论坛是他的个人爱好。

而且罗依的理念与安夏完全不一样,他坚持互联网就应该是无偿的分享精神,就像万维网创始人蒂姆那样,面对千万美元毫不动心。

他认同安夏用互联网做的帮助销售等等的价值,但还是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个槛。

“我认为互联网是一种美好的精神,是相距万里的陌生人愿意互帮互助,付出是无条件的,我不要求任何回报。最终,通过我们的努力,将为中国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尽一分力量。”

简而言之,就是他认为互联网是一种慈善事业。

安夏则认为商业化可以让更多有能力的人加入这件事中。

“免费来帮忙的人,干到一半不想干了,一点都没有办法约束。如果是商业化,还可以有合同来规范。”

“如果商业化,会让许多刚刚起步的人根本就无法开始,有技术的人都藏着掖着,还怎么进步?

就像许多祖传的技术,因为传男不传女,宁可灭绝也不传给不合规矩的人,就这么消亡了。”

安夏:“如果不商业化,传授技术的人必须本身就非常有钱,还有闲,这一下子就把多少人都划出去了,也不利于发展。”

两人关于这个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罗伊连广告也不愿意放。

“可是,如果你不愿意做宣传的话,长城站根本就没有流量啊,想求助的人不知道,愿意来义务帮忙的人也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到你希望的状态呢?”

这句话一下子戳中了罗伊的痛点,他建成站之后,只见过安夏这一个陌生的新注册号。

他对此也颇为好奇。

“你是怎么找到长城站的?”

罗依建站的时候,蒂姆的W3C联盟还没有成立,万维网的协议还没聊清楚。

世间没有开头的网址,网址显示的是一串数字。

直接显示的是主机分配IP地址。

也没有搜索引擎,之前注册的人都是他在线下见过面,并亲自帮他们登陆的。

安夏说了个瞎话:“我有一个朋友,他有一个朋友……”

这种无名无姓无处追索的朋友的朋友,是最好的掩护。

罗依也不像一些傻子那样,在听八卦的时候,非得追问「谁呀谁呀」,他点点头,就当接受了这个理由。

罗依接受了安夏的理念:就算再想无偿义务帮忙,也得先让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支着小摊等着别人去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