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2/7页)

只要有需要,就有机会。

基带芯片组的非裔同事更简单,完全不需要费劲,他已经把零件带出来了。

他只知道这玩意儿能卖钱,他需要一笔钱买叶子过瘾。

往哪儿卖不知道,反正先带出来再说。

核心CPU组和外围电路组的两人。一个是酒蒙子,一个是赌鬼,都是缺钱花的主。

安夏找人跟这三个人接洽,本想着从酝酿到得手起码得五天,结果第二天就给弄出来了。

“这工厂的安全管理跟筛子一样。”安夏摇头。

不过工厂管理确实难,苹果在华的某个代工工厂管得非常严厉,进门要用X光机扫全身,还是挡不住工人把零件夹带到厕所里,裹在塑料袋里从下水道冲出去,有人在外面接应。

工厂的零件在生产过程中都有损耗,此时也没有通过严格的编号记录回收残损件的习惯,这事竟然就这么神不知鬼不觉的盖过去了。

安夏以要去唐人街餐馆打工更适合自己为由,体体面面的离职了,还得到了工资。

接下来是怎么弄出去。

伪造文件由别国转运风险大,时间长。

安夏看着那几个小玩意儿,觉得装饰一下,它们可以跟着自己一起坐飞机走。

美国自1971年开始使用X光机对行李进行检查,用人对乘客进行搜身检查。

万幸此时的几个著名空中大劫案没有发生,搜身检查也没有那么严格,不需要脱鞋。

但是那个模块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塞在鞋里……塞不下。

安夏一时也想不出来应该怎么处理,要不,定做一个松糕鞋?

可是现在连日本都还没有开始流行松糕鞋,穿成那个样子,是恨不得让别人「看这里,都来看这里」。

东想西想憋了半天,安夏也没想到有什么好主意,心烦意乱,决定出去走走,先吃点东西。

安夏不知道的是,此时的美国正处于犯罪率巅峰时期,她只记得九十年代初美国犯罪率显著下降,却不知道那是1994年以后的事。

结果刚过了一条街,就看到二十几个黑人气势汹汹向她走来,安夏想回头跑,发现后面也有同样的几个。

安夏正不知应该往哪里跑,忽然被旁边的店主一把拉进店里,店主迅速把卷帘门拉下,锁死。

外面很快响起斧子劈门的声音。

店主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卷发亚裔女人,她从柜台下面拿出一把枪,对安夏说了一句话。

韩语,听不懂。

见安夏一脸茫然,店主微微皱着眉头,用英语问:“日本人?”

安夏摇头:“中国人。”

“哦……”正常情况下,中韩友好靠日本,现在靠的是黑人。

店主又翻出了一把较短的枪,问安夏:“会吗?”

安夏点点头,接过枪,把子弹装上,打开保险。

外面的斧劈声没有了,变成了枪声,起初稀稀拉拉,然后子弹声变得密集起来,好像春节放鞭炮。

有的子弹声很遥远,像从别处射过来的。

隔着一道墙,什么都看不见,尽管身在其中,安夏还是没什么实感,就跟听新闻一样。

“你很镇定。”店主说。

安夏笑道:“大概是过年的时候经常听鞭炮的声音。”

枪声渐渐远去,交战双方似乎转移了阵地,周围一片死寂,店主还是没有把门打开。

“等警车的声音响起,我们再开门。”店主说。

安夏好奇地打听:“现在抢劫都这么大动静吗?这么多人一起来?”

“不,是战争。”

“啊?”

“你刚来洛杉矶?”店主狐疑道。

安夏点点头:“对,我是来出差的,上次来不是这样的啊。”

店主给安夏倒了一杯咖啡:“有个黑人女孩偷了一家超市的橙汁,跟店主发生争斗,店主射死了她,当时黑人就嫌店主被判十五年太轻,然后又有四个警员打死了一个黑人,黑人群体把矛头完全对准了我们。”

总之,就这么打起来了。

刚才安夏站在外面的时候,店主也以为她是韩国女孩,才把她救回来。

店长对安夏说:“如果你暂时不离开的话,尽量少出门,要去哪里,先看屋顶。”

“屋顶上有什么?”

“韩国人。如果你发现有人站在屋顶上巡逻,说明那里很安全,不用担心。”

店主显然极具民族自豪感,又向安夏介绍了他们街区是怎么组织的。

韩国男人人人都要服兵役,包括来美国的这批,许多街区就地组织起来,根据他们在部队里服役时的军衔位阶安排工作,通过电台沟通。

非裔跟他们斗,属于是受过正规军训练的民兵大战ꁘꁘ混混。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终于听到了警笛的声音。

店主冷笑一声:“今天来得比平时快很多啊。”

“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