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2/7页)

起初县领导们都不相信,一个城里搞科技的大公司,找我们干什么?

都把销售当骗子调查了半天,确定他们身份之后,态度才和缓了许多。

在没人管的时候,大家都抢着让果子下树,导致同一个地方的果子有生有熟,有甜有酸,买到什么全是撞大运。

紫金公司与农户们约定果子的日常养护、采摘时间,还有大小分级、糖份测定值等等。

最后由县果品公司统一出货,质量分高中低档,质量不合格的一率不准上架销售。

被叫到县里开会的各村支书们十分为难:“可是,村里人他们自家的果树,想什么时候摘就什么时候摘,我们哪能管得了呢?”

紫金公司属于后来者,前面早就有各省的果品食杂公司来进货,有些急着要钱的农户,见有人来收,就迫不及待的卖了,根本就不管什么生啊熟啊,品牌啊利益啊什么的。

这么一说,销售经理也为难,他们将事情汇报到公司。

安夏听说,就给出两个字的解决方案:“连坐。”

如果签定采购合同的村子有人偷着把果子卖给其他公司被发现,那这个村子的果子,今年都不要了,明年再说。

要是连着两年都有人偷卖,说明毫无契约精神,从此合同作废。

提前抢卖的果子质量都不会太好,量又小,能赚得有限。

要是谁家为了先挣那点蝇头小利,断了全村其他人的销路,以后还怎么在村子里混下去。

连坐残酷,但好用。

搞定了人心,再来搞定系统。

测定果子的大小容易,有一定的衡量器,测甜度是个技术活。

除了测定已经长出来的果子,还要收集当地的气候情况,这样可以提前预估今年的质量。

有些地方有局部小气候,别说央视的天气预报,就连省市的天气预报都是不准的。

只能在当地测。

紫金科技的员工联合农大,把几片划定的村子做为实验观察地区,从选用肥料开始指点,研究人工干预对最终成品的影响。

刚开始有人不服气:“我种了一辈子的地,还没你们这些城里人种得好?”

说服教育了半天,老人家还是不服气,觉得我种的最好,销售经理都急了,想用不收购你们全村的石榴做威胁。幸好被农学家按住了,农学家虚心向老农请教,一起分析探讨。

老农见城里来的大教授都对他这么客气,一下子也不好意思了,态度好了不少。

这位经理倒也坦荡,在周报里反思了这个问题。

“孺子可教。”这个项目是安夏也重点关注的实验项目,每份周报她都会扫一眼。

做生意,技术是一方面,人情是另一方面,没有哪个公司能厉害到遗世而独立。

比如……

“突然冒出了五家公司说他们想跟我们合作?”安夏有些意外。

其中有三家是长三角的公司,还有一家珠三角和一家京畿周边。

看来是盛韵在年货节的时候狠赚了一笔,让稍微有点能力的人红了眼睛。

盛韵好歹是经过考验,给外企送过文件的。

这五家的资格拿出来,安夏陷入了沉默。

给人送家具家电的、给人送建筑材料的、给餐馆送菜的。

还有一个是跳槽出来的邮递员,还有一个从「吃了吗」跳槽出来的外卖员。

安夏随手查了一下这个外卖员的业绩,确实很能跑,是整个区域个人业绩最强的一位。难怪这么自信,直接要开快递公司了。

安夏笑着转动手里的笔:“小雪要哭了。”

尽管五家公司提交他们在之前的业绩,个个都说自己深受用户好评。

但是送这么多快递,跟蹲守在一个建材市场旁边踩着三轮给人送货肯定是不一样的。

这件事安夏交给黄河去处理,调查企业资质,还有业务能力。

可怜黄河刚刚上任,连人都还没有招齐。

尽管他想跟安夏进一步发展超同事关系的感情失败。

但是他还是很欣赏安夏的工作作风,愿意跟着她一起干。

所以,他迫不及待地投入工作之中,一个人跑来跑去,忙得热火朝天。

一天下午,他被安夏叫到办公室。

他信心满满地准备了最近对那五家企业的考查结果。

没想到安夏压根没问他五家企业的事情。

刚坐下来,安夏就问:“你的团队组建的怎么样了?”

“团队正在良好运行中。”

安夏看着他:“不是说你找的临时调查员,是你这个部门的,正式工。”

黄河:“……”

安夏的命令一下来,他马上找到以前跟自己合作的临时工对五家企业进行调查,每天追进度,问结果,写分析。

哪有空招人。

“还……还没有。”他有点心虚,安夏给他升职之后,对他的第一个要求是「组建团队」,之后才有第二个任务——“调查那五个物流公司是否能达到公司要求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