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3/7页)

国内也已经研发了国产无人机,不过只卖给空军、炮兵、地矿局……虽说它自称军转民,但看看它家的客户,就知道,并不是那么的民。

从之后的发展来看,显然那家单位的无人机也始终没有真正的民用起来,不然哪还有大疆什么事。

安夏想做的是可以自称「玩具」的无人机。

这年头的小朋友,家里有个遥控车算小康人家,有个会飞的那绝对是班里最耀眼的明星。

早在航模时代,就可以无线电遥控。

区别是导航飞控系统能不能实现自主飞行。

采购部门找到了现在全国水平最高的航模生产公司。

安夏希望他们可以生产出能够搭载摄像头的飞机。

对方公司有点为难:“现在的航模无法实现这样的载重。”

“摄像头和电池会尽量缩小的,要是短时间内还是不行的话,能不能把航模放大呢?”

根据对方公司工程师的测算,想要放得下第二代摄像头加电池的重量,航模起码得有两米那么大的翼展。

“这么大的航模,不好卖啊。”

“那就再加强马达的力量,减小体积。”

“可是提高马达的话,重量还会再加。”

“马达的效率应该能超过重量。”

对于安夏这套「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理论,对方负责人一时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就连紫金的工程师也觉得自家老板这是不是也太儿戏了。

“先试试,我们的目的主要是测试我们的gsm上天之后,多高就会接收不到信号,以后会有其他用处的,不是想量产。”

“哦……”工程师了然。

很多科技研发,并不是为了这个技术本身,而是因为这个技术是另一个技术的前置任务,必须先完成了之后,才能推进下一步。

安夏见他们对于她刚才说的加面加水,还是怀着不屑的态度,补充了一句:“我说方法,也不是没人试过,米格25不就上天了么。”

“您知道米格25?”航模公司的工程师对安夏肃然起敬。

在他心中,像安夏这种年纪轻轻的女孩子,要么是只懂化妆打扮谈恋爱,要么做了生意之后,就知道怎么赚钱。

对于军事肯定是一片空白,那是男人的世界。

安夏则对他的惊讶感到不解:“著名的不行不锈钢盆,怎么能不知道?它也提醒着我们时刻要记住,科技树不是想绕就能绕开的,谁想避开,总有一天会补上这一课。”

米格25就是因为前苏搞不定钛合金的制作工艺,于是用不锈钢做飞机外壳。

但是这个外壳又过重,于是为它搭配了超级牛逼的加力涡喷发动机。

著名案例是中东战争期间,米格25 vs 麻雀导弹。

飞行员开了加力燃烧室,飞机「biu」的蹿得无影无踪,硬是把那十枚导弹给耗到没燃烧自己爆炸了。

飞机甩导弹的传说,让全世界都对米格25好奇无比,好不容易等到有个叛逃的飞行员开着飞机到美国之后,大家才发现:原来真相揭穿了一钱不值。

于是气呼呼的美国人,把拆完了的米格25还给前苏。

属于是侮辱到极限了,闹出了挺大的动静。

一堆前苏的高官gg。

安夏这种热爱各行各业八卦的人,当然会知道这么有趣的事情。

“厉害厉害。”航模工程师自己也是个军迷,头回遇到看起来文文静静的年轻女人也知道这个的,忽然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他甚至还想再跟安夏多聊一会儿冷战和世界格局。

“咱们先把航模搭载摄像头的问题解决了吧。”安夏不想跟他说这些没用的东西。

做出来一个凑活着用的不难,大疆公司的老板就是上大学的时候凑出来了一个,当做毕业设计交了。

做出来一个能飞得特别稳的不容易,大疆公司老板的毕业设计在老师们面前演示的时候,飞机表演了一个高空坠落。

于是他的毕业设计成绩只得了一个c。

安夏当初做了许多变型金刚去卖,赚了不少钱,这一点报纸上都报道过。

航模公司知道这一点,所有人都相信安夏这次只是想做一个高端的玩具。

没有人追问这个项目是想做来干什么的。

负责电池和负责摄像头的两个项目组的人中有不少小时候就是航模爱好者,长大之后对航模还是有着初恋一般的情结。

这次的合作除了为了工资,还有为了情怀。

工程师们整天整天的泡在公司里,不断琢磨怎么精益求精。

连负责研究gsm技术的无线通讯项目组都跟着紧张起来了。

“听说,你们是要带着无线网卡上天的?”

“是呀。”

要是他们的航模飞上天,结果无线网卡没信号了,那岂不是无线通讯组的奇耻大辱?

无辜的无线通讯组,就这样被卷入了技术升级的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