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4/7页)

也不知道是在劝老妇人算了,还是劝司机赔点钱息事宁人。

安夏隔着挡风玻璃,看着老妇人拍着大腿,向周围的人诉说她家的房子是怎么被这个无耻的大汽车欺负的。

大有不给钱就走不掉的意思。

电话打完了,车门关着,司机很淡定,县工作人员皱着眉头。

过了十分钟,从那一头开来一辆小车。

从车上下来一个人,一看就是个暴躁老哥,双脚刚沾地,连车门都没关,就一路大步流星向老妇人走来,冲着她大声咆哮,十分吓人。

周围的人瞬间做鸟兽散。

老妇人也悻悻离开,回屋,关门。

车门开了,暴躁老哥伸头,整个人大变脸,笑得那叫一个灿烂,不整齐的黄牙全都露出来展示主人的诚意:“对不住,对不住啊,我是这个村的村长,各位贵客受惊了。”

县工作人员冷冷地看着他:“你们村明年的扶贫款不想要了是吧?”

“怎么会呢,哈哈哈,我们村的建设还指望这笔钱呢。”

村长的车子在前面引路,客车一路无事的开到了村子里的篮球场上。

这个村子与钱家所在的「亿元村」没法比,不过透出了一种「我虽然穷,但是我们很有追求」的味道。

篮球场是水泥铺的,村委会院子里面是水泥铺的。除此之外,村子里到处都是泥巴地。

有些泥巴地铺上了小石子,有些泥巴地就是纯纯的泥巴地。

“石子没到货?”安夏问道。

村长回答:“不是,是没钱,也没劳力。村里有点钱,就先买一点,铺一点,等再攒一点钱,再买再铺。”

村长将一行人带到村子里的希望小学。

那个小学与村里的房子相比,那叫一个鹤立鸡群,看起来相当不错。

桌椅板凳、黑板、日光灯都是新的。

比安夏想象中的四面漏风,黑板破破烂烂的情况好不少。

现在孩子们正在上数学课,虽然老师的口音很重,好歹能听懂。

孩子们的年龄参差不齐,最小的看起来只有三四岁,最大的有十一二岁。

一个教室的年纪差这么大……小的能听懂吗?大的会不会嫌烦?

村长解释:“没办法啊,老师只有一个,什么都教。就顺着教呗,想来听的孩子,随时都可以来听,他们回家是要做活的,可能会塌课,这种上课方法,可以让他们很快补上。”

村支书补充道:“所以,你们送过来的教育机器人,真是及时雨啊,以后就可以分不同的进度,给孩子们上课了。”

课后,紫金科技的人工智能机器被搬出来,接上电源。

孩子们「呼啦」全围了上来,好奇地指指点点,有人想伸手去摸,被一个看起来比较稳重的女孩子呵斥了一声,吓得他赶紧把手缩了回去。

老师介绍那个稳重孩子是这个班的班长,平时负责收作业、开教室门等等。

他说:“以后管理这个机器人的工作,也交给她了。”

技术员当众演示这个东西怎么用:接上电源、按下开关。

电源都不一定按,里面内置了蓄电池,没有外来供电的情况下,也能运行两个小时。

机器人不需要板书,只需要学校里有个投影的墙壁,将准备好的课件资料投到墙上就行。

试讲了十分钟,孩子们双手抱背端坐,记者们架起设备,拍摄现代科技给村子里带来的改变。

最后村长还来了一段即席演讲:“有了这台设备,咱们村缺教师的情况,就可以得到根本的改变,将来,你们都能成才,变成对国家有用的人!让你们的爸爸妈妈为你们骄傲……”

该拍的视频、该拍的照片、该拍的合影都到位了,村长和支书招待大家去村委会食堂吃顿便饭。

菜式虽然简单,但是看得出满满诚意。

炖大肘子、红烧羊肉、土豆焖大鹅……都是用脸盆盛上来的,以及本地特酿酒,满满当当摆了一大桌。

开始大家还能说点正经的话,记者还拍几张照片意思一下。

几杯酒下肚,聊天内容就开始乱七八糟了。

安夏早早吃完,拿了一把长柄伞走出去,权当饭后散散步。

忽然,她看到小学的方向,有几个孩子鬼鬼祟祟地凑在一起。

其中竟然还有班长。

班长一副不情愿的样子,但是另外几个孩子神色焦急地对她说了几句什么。

班长似乎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她与那几个孩子一起向学校走。

此时已经放学了,他们去干什么?

安夏悄悄地跟上去。

只见他们几个聚在教室门外,班长掏出钥匙打开了门。

接着,又打开了放着人工智能机器的柜子。

有个孩子手脚麻利地掏出一截铁皮,拧开了后面的螺丝钉,向里面露出来的电线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