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第3/6页)

“难得安总对那里的印象那么好,说明有缘啊。”

安夏笑道:“我还是喜欢在证券交易所里炒炒股票,暂时没有进军房地产行业的打算。”

在场所有人都明白股份的意义,不理解安夏为什么不愿意要。

介绍安夏来的人对她说:“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虽然可能没有这几年交易所里那么暴利,不过很快就能回本。”

“哎,我就喜欢暴利。慢慢赚没意思,就不参与啦。”安夏向他举杯,这个话题到此为止。

第二天中午,安夏去找陆雪说出书的事情,她惊讶地发现有几个年纪颇大的人,有说有笑,拎着乱七八糟的东西回来了。

剃须刀、手电筒、一套钳子工具、钢笔……

除此之外还有一大兜挺贵的零食。

“他们这是去逛百货商店了?”安夏不理解。

可是现在刚刚到午休时间,这种吃皇粮单位里的老干部上午不好好上班,她能理解,可是……集体逛百货商店是什么操作?

难道今天百货商店五折?或者更猛一点,零元购?

陆雪压低声音对她说:“是从医院开来的。”

“什么病会开剃须刀啊?”安夏知道做有些手术之前,需要「备皮」,也就是把需要下刀地方的毛发都……

剃掉……

难道……这个时代的医院,让患者自己回去备皮?

可是刚才看见好几个人的网兜里都有剃须刀诶……难道是集体做手术?

剃须刀是为了备皮,手电筒是为了什么?怕正做着手术的时候,突然停电,让患者自己打灯照着吗?

见安夏一脸茫然,陆雪说:“你们牡丹厂以前不是也有吗?公费医疗啊。”

“哦,从来没用过。”

去年开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刚刚试点,大多数地区的人还在快乐地享受着公费医疗。

每天可以固定开XXX元的报销药,普通人是一档、退休人是一档、离休干部是最高档,产生的许多费用全报销,连人参鹿茸阿胶都能开。

此时很多地方医院的药房里,会出现各种神奇的东西。

有些药房里就这么大大方方地摆着几大排电饭煲。

拿着医生开的处方,这么一划账,电饭煲到手,国家报销。

还有一些地方,不敢这么嚣张,但也自有生财之路。

医生的第一个问题:“哪里不好啊?”

如果来者说自己是老毛病了,不需要检查,医生的第二个问题就是:“那你想吃什么药啊?”

只要来人能报出名,只要药房有,他们就敢开。

对不对症不要紧。

来人用公费医疗刷了免费的药,转手就可以低价卖给没有公费医疗的人。

不拿白不拿,大家得了实惠,只有国家财政吃了大亏。

此时只要能挤进医院的药房,哪怕是电风扇,都可以以身体降温器的名头被写在处方上。

无数保健品也怀着美好的梦想,努力想要挤进这个由国家买单的市场之中。

长生保健也是其中之一。

只要敢吹敢想,要钱的保健品都能卖得出去。何况是有国家买单的。

安夏看着他们,又想起许多年以后,很多人羡慕地说国外都是免费医疗,心中不由无限唏嘘。

如果不是现在这么多人往死里薅社会主义羊毛,说不定医疗保险的改革还没这么快。

陆雪非常大方的请安夏吃饭,他指着食堂的十四个窗口:“想吃什么,尽管点!”

身旁有熟人经过,惊讶地转头看了他一眼:“小陆怎么突然大方起来了?”

再一眼看到了安夏,眼睛忽然眯了起来,弯成了一个拱形,嘴巴几乎变成了V字。

安夏仿佛看见他的头顶上飘过一行字:诶嘿嘿嘿……我看到了大八卦。

“你们慢聊。”熟人抓着饭盒,一溜烟地跑了。

安夏与陆雪打了两份饭菜,在窗边单独的双人桌边坐下。

“你在你们单位的名声,是死抠吗?”安夏问道。

陆雪一脸的无辜:“我只是比较节省。”

节省的意思就是一年四季只穿单位发的衣服。

只用单位发的日用品,只用单位发的这这那那……单位不发,他就不买。

“再说了,我这样也挺好的啊,去年几次要求每个人进行自我批评和清查行动,人人过关,每个人都要交待自己买的稍微贵一点的东西的来源。都没人理我,我刚进去,他们就让我出去了。”

陆雪眨眨眼睛,还挺得意:“我全身上下都是单位发的东西,连住的地方都是单位宿舍,连一辆自行车都没有,确实也没有东西好交待。”

“哼哼,他们没去你宿舍看吧,说不定你的床底下、冰箱里都是钱呢,地板都是钱堆的。”

“啊?那我冒那么大的风险,弄这么多钱,不吃不穿不花,图什么啊?就闻那个味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