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安夏的嘴,骗人的鬼……(第2/7页)

官号下面的评论十分欢腾:“人家公司能做这么大,你能想到的,人家还能想不到?”

“不愧是紫金公司,真严谨。做到前面去了。”

不过评论里,还是有不少质疑的声音,说人家美国人,用无人机把飞弹打到伊拉克,我们的无人机就跟玩具一样,就是闹着玩的。

然后再痛说家史,说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只知道放烟火,结果列强入侵了。

说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只知道算命,列强拿来航海,拓展版图。

在这条回复下面,又吵成一片。

这个贴子的最终走向谁也没想到:明粉和清粉吵起来了。

无人机?什么无人机?

安夏摇摇头,关闭页面。

国家安全方面的事情不用她考虑,安夏现在最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把那家激光雷达公司的核心技术骨干给打包弄来。

她买公司就是为了那些人,要是他们不来,这公司就没有任何意义。

程工很爽快地答应了安夏的请求,表示可以帮她说服那些忧心忡忡的工程师。

当晚,安夏在一家酒楼设宴,招待工程师们。

工程师们进门各自落座,发现安夏身旁有一个空位,不知道是留给谁的。

刚坐下没多久,安夏就非常诚恳地对工程师们说:“我也不跟各位兜圈子了,我计划收购长志科技,就是因为有各位在。

紫金公司内虽然也有做激光雷达相关的业务。

不过人数不多,而且都在无人驾驶项目,各位想必清楚,激光雷达的应用范围,绝不仅限于汽车,紫金还有护理机器人,还有与电力和火箭线路检测相关的业务,这些都非常需要人手。

我的计划是做成立激光雷达开发项目组,完全由各位和新人任职,一个人再聪明,也不可能做完所有的事情。

「三钱」很厉害吧?可是中国的核工业,是他们三个人就能搞定吗?把他们三个人的知识榨干,教会别人,他们三个人就没用了吗?

技术永无止境,学会了旧的,还要不断突破,激光雷达技术远没有到尽头,连瓶颈期都没到。”

安夏的意思已经说得非常明白,技术根本就是学不完的,干活也是需要人手的。

工程师们心中略有些松动,但还是担心,毕竟空口无凭。万一把人骗过去再反悔,岂不是上了大当?

签了收购协议,再反悔的话,是要交违约金的。

公司开除个人,赔的那点钱,对公司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个人离开公司,赔的钱对个人,甚至是他的家庭来说,都伤筋动骨。

他们还是很担心。

但又不好说出来。

桌上已经摆了十盘精美的冷菜,但是没有人动筷子,大家都对未来十分担忧,总觉得今天是鸿门宴,哪里还吃得下去。

工程师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没人说话,不知道说什么。

也没有人起身就走。

长志科技要倒的这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毋庸置疑。

他们每个人都要找下家,总不能年纪轻轻就家里蹲,喝西北风。

国内现在专门做激光雷达的单位不多,他们早就问过,没有哪家能吃得下这么多人。

他们的亲戚朋友有建议他们去学校当老师。

可是老师也不是人人都能当得的,再说,现在开相关专业的学校也不多。

只有紫金公司说想把他们团队的人照单全收。

此前紫金大厦凌晨都亮着灯的消息,很多人都知道。

于是他们认为紫金公司收入高的前提是一个人干多个人的工作。

进而推论出:他们只是做为燃料,或者说,就像喂给人工智能的数据,喂完了,他们就没用了。

对于心里已经生疑的人,说什么都没有用。

安夏把该说的都已经说明白,不过从他们脸上的表情还是能看出来,他们根本就不信。

这事口说无凭,也没法把肚子剖开来,给他们看肚子里有几碗粉。

一位资格比较老的工程师清了清嗓子:“谢谢安总今天请我们过来,其实,我们是愿意加入紫金公司的。不过,这个协议,我觉得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我的年龄比较大了。

但是其他同事还有很年轻的,闵这么把他们的未来限定住,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啊?”

“嗯……你的意思是,我不应该接收他们吗?”安夏问。

工程师连忙摆手:“不是不是,您误会了,我的意思是,加入紫金公司我们是愿意的。不过,签这个保证服务五年的收购合同。对他们来说,很难抉择,年轻嘛,充满许多可能。”

兜了半天圈子,就是想先来看看,如果好,就留下来,不好,马上跑路。

安夏不再提这事,举起酒杯,笑着对工程师们说:“我们第一次见面,先不说这个,感谢大家今天赏光过来,希望以后有合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