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手机芯片也是芯片(第2/3页)

她看现在手机不顺眼的原因还有按键,按键限制了屏幕的大小,也限制了更多的功能。

此时紫金的个人随身商务助理还在热卖,这个小玩意儿就是电阻屏,使用的时候需要用一个塑料笔点点点。

安夏认为既然虚拟键盘的功能都已经有了,努力努力,就可以提前看到没有数字键的手机。

以及,最好手机屏幕是电容屏,也就是可以用手点击的那种。

大客户部的刘佩佩同志否决了她的想法:“根据我们的调查,拔塑料笔是一种仪式感,不能丢。随便拿出来就能用的话,会让客户失去尊贵感。”

她又举了个例子:就像以前手机还特别大的时候,跟亲戚朋友吃饭的时候,往桌上一放。哪怕其实是关机,哪怕压根没人找他,那个派头就出来了。

安夏顿悟,她的思维习惯性地飘回自己原来的状态:手机是一种普通的、人人都有的常备工具,方便省事小巧最好。

但是对现在的人来说,手机现在其实还是特别高贵的东西,要普通人的好几个月工资。

有手机而不露出来,没有那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就如同衣锦夜行,要把人憋死。

那些在人群里举着大哥大放声嚎叫的人不一定是天生嗓门大,或是对面耳聋,就是单纯的想炫耀一下:看,我有大哥大!

“那就先用着电阻屏吧,不过免笔的电容屏还是要搞的,现在用的少还没感觉,等使用频率高了,回回都要拔笔,笔掉到地沟里了、掉到马桶里了……总之,不知道掉到哪里了,导致手机不能用,那才叫气急败坏。”

刘佩佩心中暗想:安总这是发生过什么,才会这么熟练……

塞班公司好像一时半会儿指望不上的样子,安夏便对南总工说:“您看,要不您出一个规划,芯片和系统必须同时研发。不然的话,芯片放在那里没人用,或者系统放在那里没人用,都是白搁着,这没有意义。”

经过上一家公司的磨难,还有安夏给他详细解释了之后,南总工已经明白自己跟总经理之间的分歧。

他也确实没有把握能开发出一个足以媲美WINDOWs和OX的电脑系统,并且把它推行到全球,成为与这两大操作系统并肩的东西。

他的想法特别简单,就是基于LINUX系统开发芯片。至于之后芯片能用什么程序,完全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巧了,安卓就是基于LINUX开发的开源系统,安夏觉得此事可行。

安夏一如既往地高调宣布:紫金要开始研究手机芯片。

外界一片哗然。

南总工是为了研究电脑芯片而跟上家公司翻脸的。

刚被扫地出门,安夏就把他捞进公司,人人都以为安夏是要研发电脑芯片。

结果……研究手机芯片?

手机,还要芯片?

人民群众完全不理解。

安夏不需要人民群众的理解,爱理解不理解。

她在研究「863计划」,这份计划始于1986年3月,旨在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

安夏在里面看到了研发资金的补贴、国家力量的支援。

除了钱之外,应该还能得到不少院士级别人物的支持。

光靠南总工一个人是独木难支的,必须得先抢人。

放眼全中国,原本最有实力跟紫金抢钱抢人的公司已经自毁长城,把南总工给放出来了。

安夏心里稳的一匹,相信短时间内不会再有这种公司了。

她不急不忙地做调研,时不时还能飞一趟,去远方城市的某位院士那里,跟人家畅谈一下技术和梦想什么的。

然后,一个晴天霹雳……靠,有人敢跟她抢!

那是一个曾经在摩托罗拉公司担任过高级工程师的男人成立的公司,号称他掌握了许多芯片研发的重要技术,相信可以很快研发出中国人自己的芯片。

安夏把南总工请到办公室,问他怎么看。

一心要搞出中国芯片的南总工并没有露出兴奋的表情,他感到非常困惑:“他们要怎么弄到光刻机呢?他们要造350纳米级的?”

想了想又觉得不可能:“可是美国人连350纳米级的光刻机也不给我们,只卖600纳米的……”

600纳米级的芯片是1990年的技术,造出来的使用价值不大,不过也算能鼓舞一下人心。

如果将来美国连600纳米级都不肯卖,至少国产的还能顶一顶。

南总工百思不得其解,安夏也一样。

“算了,先不想它,咱们也得抓紧,我也想向这几个部门申请立项。如果成功,就能有充足的资金和人员,您看,什么时候能出一个详细的项目说明?”

“好。”南总工推了推眼镜。

南总工的妻子还要上班,儿女也要上学,他们都在首都,南总工是独自一人,单身赴任的。

自从安夏给他下了任务之后,南总工白天忙着做调研,晚上忙着写报告,确认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