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想要搞那么大一个骗局……(第2/7页)

有理有据,安夏说服了他们,也认同现在做手机系统会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此时,陈教授要造第一颗「中国芯」的消息乘着风,吹遍中国大江南北,舆论对此事的评价是:“中国良心,中国脊梁,不像商人,短视,见利忘义。”

这个「商人」,指的是南总工的前东家,还有紫金科技。

他们并不知道安夏在搞手机芯片,因为按照以前安夏的作风,还没搞出来的东西,她都会事先敲锣打鼓,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如果已经在搞了,怎么可能无声无息。

安夏则太清楚,如果现在敲锣打鼓,会有什么后果。

搞不出来,徒增笑话。

搞出来,会被国外的科技公司一秒封杀。

光刻机要是断供,她也不能拿着放大镜蹲在正午的阳光下烧出芯片来。

南总工带领的是芯片团队,另一位计算所的专家带领手机系统的研发团队。

他很痛苦……他从来没见过安夏这样「梦游式」下需求的。

安夏对安卓系统的认知仅限于需求层面。

所以,她提出的,全部都是手机系统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模样。

底层逻辑?不知道。

图形支持?你在说啥?

XX模块?啊……仿佛听说过……

这位专家觉得安夏可能在背地里是一位科幻的作者……

科幻就是只管最终呈现效果,根本就不关心中间实现的可能性。

他上次亲耳听见安夏跟人兴高采烈的说用纳米级细丝怎么切开废弃的船,可以提高废品回收速度,他忍不住问了一句:要怎么解决细丝在切割中产生的高温?

安夏想都不想,回复一句:“那就让纳米丝自带降温功能嘛。”

专家:“……”

与自带降温功能的纳米丝相比,安夏提出的可视化界面,全触摸式互动还是可以解决的。

在WINDOWS之前,谁也没想过电脑系统可以可视化。

在紫金之前,谁也没想过电脑游戏可以像看电视剧一样。

何况他们还有另一个东西参考:电子辞典。

去年比紫金个人商务助理还小的快译通横空出世,界面看起来跟WINDOWS系统有些像,所见即所得。

安夏跟专家团队解释的时候,就拿快译通做的比方:“你就想,一个能打电话的快译通,哦,还要能连网……”

快译通的大小、电话的通讯功能、电脑的联网功能……

即要……又要……还要……非常典型的领导。

他没有当即掀桌的原因是安夏的这些要求看起来比较邪门,但不是完全相斥。

安夏给他们团队开会的时候,无比的自信:“这种东西,是一定可以做出来的。只是迟早的问题,也不用担心元器件大小的问题,计算机从房子那么大,到可以拎在手上到处走,也没几年。

而且后面只会越来越快。

你们肯定可以在硬件的瓶颈期到来之前,就把系统研发出来。如果你们不行,全中国就没有人可以了。”

这种在后世被称为「领导画大饼」的话术,让出身国家机构,习惯于服从命令的专家们心中虽仍有疑惑,但仍决定放手一搏。

此时李俏愁眉苦脸地跟安夏说:“这次实习生没有以前招得快了。”

这两年紫金科技风头太盛,好大学的学生都扑天盖地的自己投进来,李俏也被养刁了,只从那几个有名的大学里选。

“也不用只盯着这三家,还可以放宽一点,至少全国前二十的理工科院校都可以试试。”

李俏只得答应。

“对了,不来我们这里的实习生都去哪里了?出国?”安夏好奇。

“不是,家境比较好的学生都去陈教授那里了。他们说觉得在那里更能实现自我。”

刚才安夏的心态是:“啊……双向选择,随他去吧……”

现在的心态是:“跟我抢科技立项,还要跟我抢人?!”

叔可忍,婶不可忍!

忍不了也得先忍忍,陈教授那里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真的有货,他在申请科技立项之前,已经在研究「中国芯」了,且已经「得到了突破性的成果」。

不然科技部的那些领导们也不是傻子,看几张纸就愿意砸几千万下去。

邓杭生被叫进安夏办公室的时候,以为会被安排什么要紧的工作,没想到安夏对他说:“你跟摩托罗拉公司的人熟吗?”

“还行吧……”邓杭生知道安夏最近的工作重点是手机芯片和系统,他以为她是想提前找到摩托罗拉的人提前卖概念,让他们同意搭载公司的系统。

他只是有些困惑,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呢,连个DEMO都没有,怎么说服人?

安夏继续说:“能打听到陈教授在摩托罗拉是干什么的吗?”

邓杭生:“我试试……”

他不是很开心,他以为安夏是来找他安排特别重要的工作,结果是打听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