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我的源代码那可是我的……(第3/3页)

领导不考虑,做为方案提出者的钱教授得考虑。于是,他来找安夏,想要那个远程学习平台的代码以及等等……

哎,都什么年代了,谁还要走传统的大公无私路线啊。

安夏打着哈哈:“那代码和资料可是我们公司的不传之秘,是我的至爱亲朋,手足兄弟,哈哈哈……”

电话那头的钱教授听她这口气,是不想给的意思,十分烦恼,正想着怎么说服她。

安夏又继续说:“开玩笑的啦,主要是内容太复杂了,全盘复制也没什么意义,不如让我们公司参加这个项目。万一有什么要调整的,写这个代码的人自己就能动了。

您是专家,肯定知道有些代码比较奇怪,看起来跑不通。但实际上能跑通,但如果有谁动一动,可能就彻底瘫痪了。您看行吗?”

“啊,我觉得可以,不过,我还得请示一下。”钱教授是个严谨的人。

紫金此前的信誉很好,各种重点部门和民生项目都有参与,再多参加一个IPV6的试点业务完全不是问题。

计算机相关的国际新闻上出现了一小块:“中国建成第一个采用TCP/IP和X.25的全国互联网主干网。”

美国方面对此很平静,无事发生。

毕竟他们平均一个人拥有25个ip地址,不跟八个人才有一个IP地址的穷国计较。

最会找事的国家没来,来了隔壁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国家,他们也缺IP地址,根据他们90年代的疯狂发展,感觉很快就要耗尽了。

他们听说中国正式要搞IPV6协议,就通过非官方渠道表示想一起玩。

其实日本在1992年就已经在进行IPV6的研发和标准化工作,日立和富士通已经实现了IPV6硬件支持,松下、索尼、东芝的终端产品也开始逐渐支持。

但是协议的开发和标准制定,永远不是一个国家封关锁国就能搞出来的。

就像当初的3C联盟一样,要有足够多、足够份量的单位支持。

韩国都跟欧洲玩去了,美国爸爸有用不尽的IPV4的IP地址,懒得理他们,他们只能找隔壁的中国。

他们第一个就找到了紫金,希望紫金科技加入WIDE,共同进行IPV6协议的开发和标准制定工作。”

WIDE是在1988年就成立的组织,是世界最早研究IPV6的机构,从日本本土机构,变成了国际性的研究组织。

安夏收到邀请信的时候,有点意外,她本来已经在打这个机构的主意了。

她也不想重复造轮子,要是有大量珠玉案例和翻车案例供学习参考的话,她也想省事。

安夏没急着答应,主要是想先打探一下能得到多少好处,比如能从其他成员那里共享到多少资料……反正她这边是0,共享她不亏。

那边倒也坦诚,把义务和责任一股脑的都发来了。

安夏对条款很满意。

唯独对他们传资料的手法不满意:“都是研究IPV6的机构了,还用传真机!!日本鬼子是不是跟卖传真纸的勾结,故意发传真,好让我们多买传真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