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无人机终于干回原型机……(第2/3页)

就算城里有人杀人放火拐卖小孩的也不会来我们这里啊,说句不好听的,来我们这里,还不如坐牢呢,起码有吃有喝。

所以,我们就算明年再上这个系统也没有关系,我已经把申请经费的事情记下来了,明年报预算的时候,绝对不会漏掉。”

“要是电力能供上的话,能配上一个也是好的,以后,你们这里会有许多人来玩。”安夏说。

接待同志好像听见了什么特别好笑的笑话:“来这玩?玩沙子啊?沙子有什么好玩的?哎,我就想去你们大城市,看看高楼大厦,干干净净,红花绿树的。”

与安夏一起来的同事颇有些浪漫主义在身上:“来玩肯定还是会有,黄沙百战穿金甲,大漠孤烟直,多有意思。”

接待同志指着窗外,一脸的不屑:“喏,黄沙百战穿金甲,你们现在知道那不是假的了吧,吹一吹,铁皮都能给你吹漏了。”

他顿了顿,满怀着憧憬:“还是去江南好,我看过一本,叫《剑花、烟雨、江南》,多美的名字。还有什么梅子黄时雨……”

看他的表情,是真的很向往了。

出身江南的同事露出刚才接待同志的同款表情:“梅雨,最长连下过四个月,一天太阳没见着,洗的衣服永远干不了,到处都是ꁘꁘ的,拖把上长蘑菇,墙根下面生青苔……”

大漠与江南双方彼此吐槽自家的环境,唯一能认同的就是这边的经济真的好差,离哪里都很远。

“其实……我说句实话,明年可能都申请不下来,91年下了个文件,说要启动全国防沙治沙工程,我们旗的全部经费都投在固沙上了。

唉,再不管的话,巴丹吉林就要跟腾格里沙漠混在一起了。到时候,还不知道沙尘暴会变成什么样子。”

安夏现在真心觉得……他们确实不太着急用电脑,管辖地区一共就那么几个活人,也没什么流入流出,来个陌生人,热情的牧民都会打听他们是来干嘛的,安夏现在就是,去哪儿都特别扎眼,感觉走到哪里都有眼睛好奇地盯着她。

此前借给Emma’s huse的无人机现在已经算二手,卖是不好卖了,不如再让它们发挥一点余热。

安夏找到右旗领导 ,提出可以借给他们无人机,用来播散草种子和喷水。

比起靠人力,苦哈哈地在大沙漠上一点一点走,要快许多倍。

人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半小时,飞机两分钟就喷完了。

领导对无人机毫无概念,安夏命人送两架过来,顺便搞辆越野车过来。

来都来了,难得现在巴丹吉林一个人类都没有,随便玩。

看到「越野车」的模样,安夏沉默了。

野吗?特别野!

北京吉普,质量一级棒,能在战争年代用的真正好物,坐上去毫无减震感,方向盘贼硬,要花巨大的力气扳。

安夏心中的越野车是野归野,但还是有减震的,不会把人颠死……

习惯了桑塔纳轻轻一转就灵光的安夏,决定放弃在沙漠里当狂野大飙客的梦想,免得把不稳方向盘,把车给开翻了。

算了,干正经事吧,好歹给带过来的宣传口同志们一点素材。

不然什么都不干,还要付车马费。

现在在沙漠里种的是梭梭,说是灌木,长得跟草似的,一大蓬。

它的价值是固沙。

安夏以前看过关于治理沙漠的故事,有人担心鸣沙山的沙会把月牙泉给吞了。

于是好心在月牙泉旁边种了树,结果千年不干的月牙泉。在树根疯狂吸水之后,一下子干了不少,最后还得补救,补救方式是往月牙泉里灌自来水……属实有点愁人了。

种草固沙,不让沙漠面积扩大,是比较合理的处理方式。

技术员操纵着无人机,飞了一个来回,草籽播下去了,再飞一个来回,水给浇上了。

确实够快,效率相当够高。

安夏嘴上还客气了几句:“就是不知道发芽情况怎么样,要是浪费了这袋种子,我赔给您。”

领导哈哈一笑:“一会儿就知道了。”

“一会儿?”安夏有些惊讶,当地领导告诉他,梭梭发芽极快,种下草籽后,只要有一点水,两三小时就能发芽。

“有一年敦煌发大水,第二天大漠里开了一大片花,可漂亮了。”

“敦煌还能发大水?”

“能啊,桌子椅子都漂起来了,可能在你们那里,就是普通的一场雨吧,敦煌的城市下水不能跟你们比啊。”领导乐呵呵。

这倒是,在一个常年干旱的地方砸大价钱搞城市下水,似乎有点不知轻重缓急。

“先找个地方休息一会儿,过会儿再来看看。”

三小时后,众人回到播散草种的地方,只见黄沙上有一层淡淡绿色,随行记者脱口而出:“真是草色遥看近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