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什么眼睛是雪亮的,不……(第2/4页)

到回答的时候就好多了,在问到一些别人做的东西时,她也会把主要负责的人拉过来,让他回答。

所有的汇报做完,评审开始对所有参与测试的人进行打分。

以英语为母语的评审那里,那两个印度人的分还挺高。

评审还需要一段时间,安夏忍不住找那四个华裔候选人打听这次到底是什么情况,明明他们做得比较多,为什么让印度人上来讲解。

华裔女生中文名叫云珍,她讲述了整个合作的过程:

组里认领了任务之后,就开始分组做,印度人也认了一部分。但是做得非常慢,在需要一起讨论的时候,他们总是因为各种理由迟到,最后才加入。

眼看着要交不上了,他们四个华裔只得把那两个印度人应该做的工作赶出来。

最后统筹的事情由她负责,统好了稿子,他们听说这次的评审里有好几个说英语的高级技术顾问,觉得他们才是整个项目通过的重点,必须打动他们。

这四个华裔都不是从小生活在美国的,对英语……或者说对自己都不够自信。

七八十年代的生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谦虚」「团结」「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总之,就是绝对不要特别优秀,绝对不要让别人看见自己的优秀,反正……是金子总会发光,酒香不怕巷子深,XX的眼睛是雪亮的。

在他们犯难的时候,印度裔的合作者站出来,表示愿意接下这个重担。

于是,四个华裔就这么高高兴兴的把功劳拱手相让。

安夏问道:“那他们在讲的时候,只提他们的功劳,没说什么,你们是什么心情?”

片刻的沉默之后,一个人说:“我们在注释里有用中文写,这个……表达的已经很明显了吧,您不是就看见了吗?”

安夏一口气差点没上来:“我看见,是因为我故意去翻的,别人根本看都没看。你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前途寄托在别人的眼睛是不是雪亮的、别人的良心上面?”

四人又无言以对。

安夏叹了口气,也对,民国时,能力强又能说会道的留学生是什么人啊,那是第一批留法勤工俭学生,回来那是什么成就,那是能让人愿意以性命相托,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他们干革命的超级大佬。

在现代,特别有能力又有想法的人,则一般会「不受这鸟气,自己当皇帝」,转头选择自己创业当老板。

其余的大多数人在传统风格的规训下,都是觉得只要埋头做好眼前的事就好,被冤枉被误会也没关系,不争不抢,自会有青天大老爷下降,或是皇帝微服私访,来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的。

于是不久之后,在硅谷的许多大公司里,特别能逼逼,也喜欢抱团的印度人成了高管。

以前安夏就听说过这种事,这次让她看见活的了。

安夏顿了顿,问道:“你们可以把这次合作中,谁具体负责了哪些发给我吗?”

“可以可以。”

安夏收到他们的文件之后,发现印度人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在择定项目方向,以及考虑落地操作的包装时,主要是他们做的。

必须得承认,他们的商业眼光和沟通技巧是强大的。

而且也真的懂技术,不然根本就无法通过前期的笔试题筛选。

王娇娇和陈嘉两人全程陪在安夏身边,也跟着听完了全程。

安夏问:“你们觉得这两个印度人怎么样?”

陈嘉就事论事:“抢别人的功劳,这种人在我们公司,可能会引起麻烦。”

紫金科技里的普罗大众是内敛的,但是能在事业部当组长、主管及以上的人,都不是凡人。

因为他们稍微让一步,可能就被其他组给白嫖了,或者是被硬塞了不想干的工作。

要是这两个印度人的本性就爱抢功,将来不管进哪个组,都会造成诸多矛盾。

王娇娇的想法则与安夏相似,有才,但得想好怎么用他们。

安夏决定了,如果他们愿意来,就让他们走管理秩列,而不是技术序列,要斗,就跟势均力敌的人斗,别欺负不爱说话的程序员。

最终的名单公布,OFFER发出,创意实验室正式定名为「盘古计划」,安夏希望这个实验室里,能产生有着开天辟地意义的产品或技术。

这个实验室里的绩效考核也不像其他部门,按销售额或是做出多少产品来考核,而是「想做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做了什么」,「如果没有成功,原因是什么」。

不以结果为导向,而是以过程为导向。

在后世,这个不叫KPI,而叫OKR。

同样是安夏很烦的东西……但就像高考一样,烦归烦,已经是比较合理的考核方法了。

盘古实验室的管理扁平,直属在技术总监名下,有想法的人可以随时提出,他们可以自由组队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