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区区跨国官司,怎么感……(第2/3页)

“我说……你们光嘴上关心也没什么用啊。不得拿出点实际行动出来?”安夏拿出美国律所给的报价单,对着一长串的「零」点了点:“好歹给我报销一半费用吧。”

“你不怕落个「政府价格补贴」的口实?”陆雪认真地看着她。

当然怕,「政府价格补贴」是反倾销诉状中最常用的理由之一,安夏也就随口说说,真给她,她还不敢要呢。

“生气……”安夏向后倒在沙发上,“要是能把他们物理超度了就好了。”

“往好处想,说明紫金的影响力很大。对了,也说明那个节目的影响力很大。不然在美国的公司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

“也可能是在国内的美国间谍给通风报信。”安夏耸耸肩,“说不定央视里就有间谍呢。”

陆雪本来想说进央视要政审,话到嘴边没说出口,近几年抓到的间谍等级和工作单位比央视重要的大有人在。

紫金自动机械公司的人全部留在国内,连欧洲都不去,免得莫名其妙就变成了人质。

原计划的国际生意做不了,就只能先卷国内。

本来要给国外项目留的人手,现在空了下来。

闲着也是闲着,他们对外骨骼进行升级迭代的研究,精细度、电池持久度、更多的自动化……

徐云义是唯一一个在全地形条件下使用过外骨骼的人,只有他能准确描述出出现问题的时候,他是怎么操作的,是怎么处理的,体感是怎么样的。

但是受限于语言表达的界限,有时候一些微妙的感觉他怎么说都说不清楚,工程师也听不懂。

他比比划划也说不明白,急得一头汗。

好不容易说明白,工程师恍然大悟:“哦,把右腿膝关节的球关节扭动角度加大5度试一下。”

徐云义好向往,他也想这么酷,在别人问他使用感觉的时候,这么从容又笃定地说出:“加大五度再试试。”

这个不是很想读书,认为随便就能在IT界混的少年,终于发现自己缺的东西太多了。

就算是天才,也需要有足够的量,才能把别人的知识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

他去不了学校,只能在紫金科技的实验室里蹭教辅机器人学习,时不时与同病相怜的张教授讨论学术问题。

他很快就悲伤地发现一个现实:他不是天才,他甚至做不到学完所有书本知识之后,轻松拿满分。

妈妈托人弄来的名校同年级数学考试卷,别说附加题。就连最后的大题,他都犯了半天难,还做了个错的。

徐云义只颓废了几分钟,就又振作起来了,他在紫金实验室里跟研究员们都混熟了,时常会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研究员们发现他对工业外观设计颇有天赋,能做到兼顾实用性、美观性以及安全性。

“厉害啊!”设计师夸奖。

徐云义第一次被表扬:“没什么,我是看我爸妈在厨房里忙的时候,各种东西放置和拿握都有一定的习惯……

我以前经常帮他们收拾,就连一把刀放错了位置,他们都要说我,我就经常观察不同的人拿东西的习惯……”

说到以前父母俱在的时候,徐云义的脸上浮出一抹笑容。

针对紫金提出的商业间谍案开庭了,对方拿出了不少证据,包括邮件往来、见面的照片等等。

紫金的律师团毫不示弱,第一时间否认了证据的真实性,并且,也做了一套邮件往来和照片,包括与埃及艳后的合照、与研究外星人的五十一区的邮件联络记录……

以此证明:“想要多少,就能做多少,这种东西怎么能当证据。”

对方律师又拿出了新的证据,证据就是那期综艺上,徐云义穿着外骨骼做出的一系列动作。

“能做到这种程度弯曲的轴承,是我们公司买下的专利,他们不可能有。”

这一点,他们说得非常笃定,笃定到好像他们就在现场,并且把外骨骼拆开了一样。

他们说得没错,那套轴承,不是紫金自主研发的,而是从德国进口的产品,属于高精尖技术,在对华禁运的范围里。

这家美国公司买下了专利使用权。

如果紫金说是仿了专利,那就坐实了侵权。

如果说是从德国公司买来,就是出卖了合作公司,以后没有公司再敢跟紫金合作。

紫金的律师团暂时拿不出证据自证清白,于是休庭,等找找再战。

自动机械公司的肖经理很紧张,因为他们真的是在去年从德国悄悄搞来了这套轴承,像以前一样,用其他公司的名义购买,再夹带回国的,完全没有正规的手续。

在律师团告知他认与不认的两种后果之后,他就开始冒汗,他是个老老实实的工科生,一辈子沉迷于搞机械,在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方面毫无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