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扶不起的贫我是不扶的……(第2/4页)

如安夏所料,这件事第二天就再没什么讨论度,连鲁燕发的贴子都飞快的沉到了二十页之后,也没有人想去捞一捞。

安夏与几个著名高校领导沟通网上调取论文事宜的时候,顺便问了一句:“现在学生在毕业前,有没有就业辅导啊?”

高校领导一脸茫然:“没有,现在都包分配,有能力的学生就自己找到工作了,要辅导什么?”

事实上,在1996年不包分配之后,也一直没什么正经的就业指导,2008年开始有就业指导课。

但也就是到面试为止,不少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的最大业务是每天统计还有多少学生没就业,然后发到学院,学院发给各系,系里发给导师,让导师想办法。

过几十年都解决不了的事,安夏也不觉得现在在这个包分配的大前提下,他们能干什么、愿意干什么。

几位高校的领导在参观过紫金公司之后,觉得他们这种一张卡能当门禁,能刷食堂,能坐园区班车的技术很好很强大,他们也想拥有。

甚至有一位领导想要水卡:“我希望洗澡按水流扣钱,现在我们学校一毛钱洗一次澡,有人在里面霸着水龙头洗衣服,有人洗完走了都不关水龙头,让水一直流着,太浪费了。”

这些需求在紫金这边都属于基础款,过于简单。

在这些知名高校提升智能化硬件的时候,有另外一些地方的学校,还在发愁那不稳定的电,给学习带来的麻烦。

此前安夏看到的凉山悬崖村,四处「化缘」。不仅没有搞到钱,也没有施工单位愿意接他们的活——把藤梯做成钢梯。

他们要说穷到绝望,倒也不至于,他们所在的凉山自治州出产很好的花椒。

特别是有一个叫汉源的地方出产的花椒。

甚至在唐代就被列为「贡椒」,品相好的,只要一点点就能卖不少钱。

年轻人出外打工之后,手里的钱更多了,就是各种基础设施都不方便。

以前他们从外乡娶媳妇,得靠专人背,新娘盖着盖头看不见外面有多险,全靠抓紧身下的背夫,背夫要是背不住,就是两人一起下去。

新娘到了山顶,看到条件不行,想悔婚,都不行,一般她们第一次回娘家,是生了孩子以后,由丈夫还有丈夫的兄弟陪同,轮流背着她下去……

别说以前的小脚女人,就算现代体育课满分的女生,连续爬上两三小时的悬崖竖梯,也不好说能不能扛得住。

背家电就更没必要了,连电都没有。

小孩子最迟有十一岁才上小学一年级的,而不是像城里的孩子五到八岁就能读书。

因为年纪太小力气不够,一个不小心就得死在上学路上。

上次安夏在盐源遇到的小哥,他爸被安夏赠送的诸多药物之一治好了。

他爸算是当地彝人中比较有头有脸的一辈,在几个山头说话是管用的,另外几个不能令行禁止的山头,互相之间也算处得和谐友好。

听说这个送药的女娃子还帮盐源卖苹果,他觉得安夏肯定是个好人,向她化缘,说不定能化缘到。

小哥还算清醒,连连摇头:“恐怕不得成哦,她看起来秀秀气气的,其实厉害得很,五块钱二十斤的苹果,她还要求一定要好看,要分大中小。伸手向她要钱,不得行,不得行。”

“那我们可以卖山货嘛,我们山里出产这么多好东西,未必比盐源的苹果差哦。”

小哥皱着鼻子,还是觉得不行。

他爸不愧是四海八荒四里八乡说话算数的男人,也不管儿子乐不乐意,就直接召集了全村会议,他想修钢梯,钱就靠村里人自己,有能耐出去打工的就出去,没能耐打工的就留在村里采摘山货。

“都没跟人家说好,就采……到时候卖不出去。”小哥小声嘀咕,被他爸听见,一脚踢在屁股上:“你负责跟那个安老板联系,要是卖不出去,都是你的错。”

小哥:“……”

小哥没办法,只得想办法从常在盐源晃的收购人那里一层一层打听到安夏的联系方式。

尽管小哥是被亲爹强行赶过来的,不过他吹起自家的山货还是很有一套,顺便再说说他们现在的情况。

他爹的梦想是:卖了山货的钱能让村民自己收着,安夏出钱给他们搭钢梯。

他不敢跟安夏这么说,把梦想简化了一点:卖了山货,换钱,搭钢梯。

做为一个商人,安夏觉得此事算有利可图,珍稀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山珍,再加上扶贫的好名声,是可以做的。

但是架钢梯时间太久了,不符合她追求的快速变现要求。

她向小哥提出:“先让要上学的孩子直接搬下来嘛,不然要等好几年呢,都耽误了。”

小哥回答:“不得行哦……他们走了,家里谁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