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第2/3页)

听安夏解释完,整个人肉眼可见的蔫了下来。尽管还保持着挺拔的身姿和仪态,但是那种特别特别难过的情绪,是掩不住的。

“咱们国家的造船业,不是挺厉害的吗?再说,后面等有机会把瓦良格弄回来,照着模仿不就行了。”

对方无奈地摇头:“没有这么简单。”

研究货物怎么放,最复杂的也就是海运部分,要稍微多考虑一些气象问题。

航母、飞机那些动不动就几万个零件的东西,每一个部分都要考虑到对其他组件的影响。

“唉,现在很多人说前辈都能用算盘来算核弹,为什么我们现在反而不如以前的人了,哪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啊,现在都什么年代了,用计算机一秒可以完成几亿次计算,堆人海战术还得保证每个人的专业能力一样,任何一个步骤出错都要全部重来……”

安夏点点头:“我明白。”

全靠手搓的年代,中国工厂里的产品把蜜月期来帮忙的美丽国专家都给整不会了,两台同型号的设备,一台卸下来的零件装不到另一台上面。

在实在没有的情况下,勉强凑合一下,总比没得用的强。

时代不同了,不能拿旧有的经验来比照现在。就好像在说古代靠锄头耕地,用扁担挑水浇地也能养活一家子,凭什么现在非得要拖拉机和抽水机。

安夏想了想,没有拒绝,而是习惯性的先问甲方需求:“你想要软件达成什么样的效果?”

……

他的梦想是在电脑上可以完成船只的设计,包括但不仅限于航母、潜艇。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中国的工业设计软件,在安夏的年代,就混的不行。

在此,主要说的是3D技术。

2D CAD的能力是与国际平齐的。

安夏在自己的时代,听动画组和特效组的同事吐槽过国产3D软件的毛病。

建模能力和渲染能力那叫一个没蛋也疼。

连最基础的几个软件都打不过人家ADOBE全家桶。

更别提航空航天和精密制造领域了。

曾经一位做过桥梁设计师,后来跳槽搞动特的同事举了个例子:“造桥要力学吧,静力学还行,动力学就一言难尽,以前找了个国产的软件公司,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可视化,呵呵……在演示环节就漏馅,做出来的水平跟学动画三年做出的鬼东西一样……”

「学动画三年」是个梗,所有做得非常反人类的动画效果,都可以归属于这个梗的应用场景里。

安夏想了想,问道:“这个,你没有试着问问计算机研究所吗?他们是吃皇粮的。”

对方露出无奈地笑容:“问了,他们的硬件条件也有限,还有……他们不少人才都跳槽到你们公司来啦!”

“哦啊,好像是的呢。”安夏笑道。

她并不认为是自己撬了计研所的墙角,那些过来的人都是计研所里的精英,现在在国营单位里上班的人,真的是又没钱,又没名。

完全不像安夏那个公司动不动就裁员倒闭的时代,讲究的就是一个字「稳」——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如果她不出手,自然会有别的公司或是别的国家的人出手。

到她手里,还是有希望做一些有情怀的事情的。

到了外国,就不好说了。

安夏有情怀,但是情怀也得看到底是什么事。

她知道为什么中国的工业设计软件被国外同行甩到很远。

不是因为中国人天生脑子不如外国人,而是做这事实在是……太不经济了。

第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盗版软件速度奇快,今天发售,明天在电脑一条街上就能看到盗版。

如同《仙剑奇侠传4》发售后,制作人说恭喜仙4销量突破330万——正版30万,盗版300万。

以当时仙剑的影响力,盗版300万那是说少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国外同行的封锁。

砸钱砸时间把软件做出来了,还没来得及回本,外国同行直接来个大降价,他们该赚的都赚到了,给个骨折价也没什么关系。

但是对于砸了几百万几千万的国产软件公司来说,关系可大了。

就算是安夏,对于这种并非救亡图存,不搞出来,就要国破家亡,永无宁日的软件,也不是很想倾己所有,不计代价的往下砸。

“要开发这个软件需要投入很多钱,而且类似的产品,国外在1982年就已经发布,中国基本上都在用……它们的盗版软件。如果我们新开发的话,可以说几乎没有市场,那不成了屠龙技了。”

来人急了,脱口而出:“盗版软件有很多功能是没有的,不然我也不会来找你了。”

说完,他自己也觉得有点尴尬。

安夏顺着他的话头往下说:“这样吧,如果这项技术的国产化真的很重要,那我们公司也不是不能做。只是,要是完全靠情怀,纯付出,那我这公司也开不下去了。至少应该先确定一下,有多少单位愿意要,签一个共同定制开发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