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试镜

大江卫视和林济这次合作尚在筹备期, 就引发了无数关注。

对演员来说,能主演大江卫视的剧,或者在某部剧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都意味着事业开始起飞。

而在林济的剧中担任主演, 则意味着事业直接坐上了火箭。

因而就算《淬火》剧本暂时透露出的信息并不多, 却足够演员们趋之若鹜了。

……

能在圈中混到一线的演员, 探听消息的能力必然是一绝, 就算他自身不擅长,身边必然会有一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经纪人。

林济和圈内演员来往少, 关系不错的也就是曾经合作过的那几个, 不过几人知晓林济的习性, 一般也不会随意找他打听,林济招了经纪人之后,他们找经纪人的次数反倒多一些。

大江卫视那边的关系网就要复杂多了,走漏风声的几率也更高,眼下《淬火》剧本的内容还没有被完全透露出去, 据传圈内几位一线男演员已经空出了几个月的档期。

营销号们也神神秘秘地透露, 某演员A和某演员B都卯足了劲争林济新剧的角色。

林济最近的三个剧本,《百归记》《后宫》和《静梧传》都是女演员的分量更重, 不过这并不代表林济不会写男性角色,《代号11》对程渊的加成作用圈里人都看得出来, 冯庚也步入了当红小生的行列——《淬火》的角色很值得男演员们争一争。

“有种《后宫》盛况重演的感觉。”

“我唯一的感慨是——不愧是小林。”

“讲真, 演员们越来越迷信小林了,但不怪演员们, 我是观众我都信小林。”

“女主剧看多了, 刚好可以换换口味,其实我最爱的剧还是《代号11》, 《后宫》和《静梧传》都给我一种闹腾的感觉,《代号11》却能让我体会到平静。”

“本大江卫视厨狂喜,希望我推能被剧组选中,每天祈祷三百遍。”

演员们之间暗潮汹涌,林济本人却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他把剧本的几个小细节重新改了改,工作地点则从资料室转移到了大江卫视。

——这并非他自愿,而是章力纯非叫他参与《淬火》的选角。

剧本完成之后,《淬火》剧组的阵容很快搭建了起来。

章力纯没对林济透露,为了拍《淬火》这个剧本,大江卫视常合作的几位导演狠狠争抢了一番——在电视剧这个圈子里,导演通常是最识货的,一个剧本好不好,他们瞄两眼就知道。

《淬火》这一类型的剧本大江卫视以往播过,合作导演里自然有擅长这种题材的,对导演们来说,好剧本很难得,而林济的剧本属于比好剧本更胜一筹的那一类。

定导演的那段时间,章力纯的电话直接成了热线,“老章”这称呼他听到快起茧子了。

要知道,放在以前,他虽是堂堂卫视总监,导演们对他可没有那么尊重,章力纯算是很内行的总监了,在导演们眼里,他依旧是那个只知道指手画脚砍经费的外行人。

不过定阵容这事,客观最重要,《淬火》是个好本子,那就得安排一个和好本子最为匹配的阵容。

最终,导演定了谢翱。

谢翱是圈内公认的擅长拍年代大剧的导演,名声不比胡伟一差,在胡伟一差点没戏拍的那几年,谢翱照样和大江卫视有稳定的合作。

两人虽然都擅长拍大戏,但个人风格并不完全相同,胡伟一手头有别的剧集要拍,大江卫视就先找上了谢翱。

“我早早就想和林编合作一次了。”第一次见面,谢翱热情地迎了上来。

他已经年过半百,人挺精神,不显老,头发却半白了:“《百归记》我看了三遍,星洲卫视一遍,岭东卫视一遍,最后一遍是源江卫视,楚天舟都要给我发点赞助费。”

谢翱一直站在导演圈的第一线,同行们出的好作品,他必然会仔细剖析一遍。

当初宣传部门筹备《百归记》的时候找过他,只是他当时刚好有别的剧要拍,档期和《百归记》错开了,也就没有认真了解《百归记》的剧本。

可看过《百归记》成片后,谢翱心里就有些后悔了。

《百归记》难拍的点在于剧本难改,一般编剧不太敢上手,前一版改编挨骂挨得太狠,以至于编剧们接手这个本子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加上繁杂的剧情和跨度巨大的时间线,非实力和底蕴兼备的编剧不可。

林济那一版绝对称得上经典。

《百归记》播出之后,谢翱一直期待和林济合作一次,可惜林济接连创作了两部古装剧本,《后宫》和《静梧传》两个剧本虽然质量不错,却是谢翱完全陌生的领域。

当然,这两部剧他都看了,收视率超9%的剧集,任何一位导演都不会忽视。

谢翱很努力地争取到了拍《淬火》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