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拍摄

“早啊, 林编,来帮我看看。”

林济端着茶杯刚溜达到剧组,就被王博成和许沛乙两人叫住。

两人一个导演一个主演, 对待《好日子》却比林济这个编剧还要认真, 许沛乙早早见过郭秀本人了, 在了解郭秀的故事之后, 她对如何驾驭郭秀这个角色有自己的打算, 但在见过郭秀本人之后,她的想法又改变了。

“你俩怎么这么早?”林济吐槽道。

《好日子》的拍摄地在G省平源县, 这里的经济比前些年好了不少, 但从县城到故事所在的村庄还有一段距离, 所以剧组主创们基本都住在村里。

就算是县城的酒店,条件也大多一般,以小招待所为主,因为这里生人很少,大多是本地人。

对演员们来说, 住在村里和县城区别不大。

不过许沛乙是主动选择住到村里的, 之前林济一直以为,她成名又早, 个性又有些桀骜不驯,未必看得上村里的条件。

“我有什么瞧不上的?”许沛乙道, “只有亲身到这里来, 我才真正知道郭秀有多了不起。”

她甚至觉得,她以为自己已经逐渐贴近郭秀这个角色, 可事实上, 她和真实的郭秀还有一段漫长的距离。

“我以前一直认为,被经典大赏黑了一个视后是我演员生涯中最大的挫折, 现在看来,别人经历的挫折比我多得多,他们依然好好活着。”

两人叫住林济,是想给他拍昨天刚拍的一段内容,两段表演许沛乙采用了不同的演绎方式,究竟哪一段更好,许沛乙和王博成挑不出来,就把选择权交给了林济。

“这段吧。”林济道,“我也说不出好与坏,就是觉得这段更好些。”

“其实我也觉得。”许沛乙道,“可能是这段的郭秀看上去更阳光一些。”

林济轻轻点了点头。

说实话,林济和许沛乙之前合作过一次,当时他就被对方对林凤娣这个角色的驾驭惊艳过,可《好日子》开拍之后,他发现,许沛乙的演技又提升了一层。

郭秀有的淳朴开朗善良她全部都演出来了,即使她并不是现实中的郭秀,她却能让观众一眼看出郭秀这个角色的美好。

“有真人的例子在呢。”许沛乙道,“就算我演不好,模仿我也是会的。”

“很好了。”王博成看向林济,“林编不是一直在夸你吗?”

林济笑了笑,他觉得,许沛乙对自己的表演应当心中有数,在这个时候他有没有夸奖对方已经不重要了——把握角色才是最重要的。

……

《好日子》的故事,来自于平源县农妇郭秀的真实经历。

郭秀年轻时便一直勤劳肯干,可惜生活一直没有青睐于她,她和丈夫一直辛苦劳作,在这山村中一点点地用劳动换取金钱,把一儿一女抚养长大。

可惜天不遂人愿,前些年,郭秀的丈夫生了重病,儿子也生了重病,两个病人几乎将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压垮了,郭秀的女儿嫁到了外村,丈夫家里也没什么钱,面对父亲和哥哥的遭遇,她心里虽然急,却什么也做不了。

郭秀也不愿意让小女儿操心,她白天黑夜起早贪黑地干活,向周围邻居借钱,只为了能把丈夫和儿子的病治好。

不管生活有多么辛苦,她却从来没有抱怨过,面对治病欠下的重债,她所想的就是挣钱还债,有时候累着累着,她倒头就能直接睡着。

她不仅种自家的田,也把邻居家的田收来重,种花生,种玉米,种水稻蔬菜,可就算她这么忙碌,一年到头来,收入也只有几万元。

《好日子》虽然取了这个片名,但在剧本的前半部分,这个故事和“好日子”没有丝毫关联。

郭秀勤劳、善良又热情,她却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好日子。

这样的生活过了两三年,郭秀家依然欠着不少外债,虽然债务的总数比起前些年要少,可她所挣的、所还的每一笔钱,都是用血汗浸泡出来的。

许沛乙在看到《好日子》这个剧本、了解到郭秀遭遇的第一反应就是捐钱,她一直没结婚,没有子女,可以说,郭秀是她人生中从未接触过的人物,对方所过的,也是她这一生从未想象过的生活。

可是郭秀本人说什么都不肯收,她现在的收入比起前几年已经好了许多,家里的外债已经还清了:“想吃的都能买到,有新衣服穿,有新房子住,这样的生活我以前都不敢想。”

剧本的第二部分,就是村里土地流转,郭秀家的地被流转出去种蔬菜的故事。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段故事是郭秀的人生转折。

地都流转出去了,郭秀年纪又大了,她靠什么挣钱还债呢?

镇上之所以发展蔬菜基地种蔬菜,是因为种蔬菜的利润确实比种粮食要高,郭家的苦处被帮扶本村的干部看到了,就把郭秀安排在蔬菜大棚里做工,郭秀又勤奋又好学,她虽然不是特别聪明,可她肯学肯干,镇上办了农业技术培训班,她只要知道就一定要参加,种什么蔬菜的技术她都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