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针锋相对(第3/3页)

一根根触手上的血口张开,蠕动的褶皱宛若一排利齿。

……

话分两头。

在常世绘通话结束后。

众人心中一凛,从少年仓促的通话中,他们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月黑风高。

一片乌云压来,遮住皎月。

月色渗下,让夜里那片云莫名染上了一层诡异的淡紫色。

燕春楼外。

喜儿凭空立在高处,无数肉眼看不清的丝线,在她脚下拧成了一个结。

她在郑修的授意下,于燕春楼外布下天罗地网,只要有人触动了她的线,她便有所感应,无人能逃出裁娘编织出的“网”。

殷青青身为“时妖”,一旦发现不对,便能祭出人皮,收入她的时妖空间中。

“船夫?”

喜儿居高临下,只见燕春楼进多出少,若有装束奇怪的人从大门走出,定逃不过她的眼睛,哪来什么船夫。想起刚才被禁言后,郑修匆忙间的一句话,提起了“白秋月”,喜儿搜索死去的夜未央记忆,越想越觉得这个名字耳熟。

“白秋月?白秋月?白秋月?哪个白秋月?”

殷青青面色平静,提醒道:“曾经夜未央中第一高手,上弦贰,‘摆渡人’,白秋月。”

当年夜未央仍存时,老皇帝也不可能任由夜未央一家独大。他所培养出的“密部”,便是用来反制夜未央的手段。殷青青曾身为密部一员,对于夜未央中每一位奇术师或异人的资料,可谓是如数家珍,顺口道来。

“是他!”

喜儿闻言大惊,心道这件案子怎会牵涉到那退隐的异人。

在喜儿与殷青青讨论着“白秋月”这人时。

里面传来了悠扬的琴声。

琴声悠悠,似高山流水,闻之令人心旷神怡。

叶侧耳倾听,听着听着,叶眉头皱起:“曲声不对。”

喜儿问:“哪里不对?”

叶眉头越皱越深:“徒有其形,不具其神!就像是照曲谱空弹,连寻常艺伎都远远不如,有古怪!我去试一试她。”

说着,叶飞身而下,俏然立于飞拱上,两指从胸襟中夹出芦苇叶,噙于唇边,双眸闭起。再睁眼时,叶的双眼杀意凛然,似一把锐利的尖刀。

以芦苇为笛,与楼中琴声相对,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曲声似利箭般穿透夜色,丝丝缕缕地钻了进去。

燕春楼中。

司徒庸与君不笑得令后,连忙翻身去了外头,环目四顾。找了一圈,并未发现标志性的船夫三件套的身影。

正欲通知小马郑修时,大堂中忽然一片死寂,一位丝巾掩面,身段凹凸有致的姑娘,在万众瞩目中,走上唱台,在一张小凳子上侧身而坐。

叮!

清脆的琴声弹出,动听的曲声顷刻间传遍燕春楼。所有看客摇头晃脑地听着,看似陶醉无比。

呼~

就在这时,楼外传来一阵更为美妙的笛声,那笛声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压力,楼中烛火顷刻间疯狂地摇曳,几欲熄去!

笛声起初如溪水潺潺,柔和动听,与那琴声隐隐有高山流水相伴的意境。可一转耳,笛声曲风突变,铮铮锵锵,杀气腾腾,如千军万马驰骋沙场,又如暴雨倾盆,急骤上天又飞流直下。

唱台上,蒙面女子面露慌乱,琴不由自主地越拨越快,即便是不懂音律的司徒庸与君不笑二人,也明显地听出了台上女子的节奏,受到外面曲声的影响,乱了方寸。

琴声与笛声针锋相对,如刀来剑往。可琴声没能坚持多久,便彻底败下阵来,唱台上的蒙面女子两眼无神,动作早已没了起初的灵动,机械般地在笛声影响下拨动琴弦。

忽然!

“铮!”

琴声戛然而止,蒙面歌女一手拨在锐利的琴弦上,两指断去,鲜血淋漓。可她仍不知疼痛,一下下地用断指拨着。

台下早已察觉到台上的歌女有些古怪。在歌女断了两根指头后,有嫖客见了血,在惊骇中酒意醒去,在混乱中惨叫着逃出燕春楼。

一位醉醺醺的中年嫖客骂骂咧咧地爬上唱台。

“弹的什么狗屁玩意!”

他醉了七分,借着酒意将断指姑娘推倒在地。姑娘面色惨白,即便是倒在地上,仍用断指弹着,一片片碎肉飞出,场景甚是恐怖。

醉酒客人愤怒地掀开姑娘面纱,面纱后是一张平平无奇的脸。

“她不是香姑!”

有人在台下惊恐万分地指着那张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