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第2/2页)

送走了这一家人,武祯捶捶腰,对自家郎君说:“走,咱们继续去看灯。”

梅贵妃:“我说今次四郎怎么对出宫看花灯如此有兴趣,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梅逐雨不同意,“这么晚了,回去休息。”

玉筑乐坊便是武祯带回来那些妖仆们经营的乐坊,如今声名远播,每日不知吸引多少人前去,武祯自然熟悉。

武祯拉着他就往街上走,“那怎么行,今日最好看的灯还未看到呢。”

看皇后要训人,皇帝又忙劝皇后,“哎呀,今日大好的节日,咱们也难得出来一趟,不如让二娘带咱们去那个最近很有名气的玉筑乐坊听听曲?”

梅逐雨:“灯明日再看,明日也有灯。天晚了,外面凉。”

皇后接过话头,“四郎说得对,你现在身子重,出门必须带仆从,还有刚才,你们是在干什么呢,举得那么高,万一摔下来可怎么是好?你就是身边无人管教,什么都不在意,越发无法无天。”

武祯二话不说,将他带到了玉带池边。天晚了,再加上水边风大,不比街上,现在这里已经没什么人,唯有两岸树上挂着的彩灯还在散发着莹莹辉光。

皇帝深有同感的点点头,“是很麻烦,不过还是要注意安全。”

“来,这有一艘船,上来。”

武祯道:“太麻烦了,只我们两个多自在。”

武祯熟门熟路的来到桥下,那里的黑暗处果然停着一艘不大的船,船舱内有睡榻,竟然还有不少点心熟食和热茶,外表看上去朴素的小船,船舱内摆设讲究,一看,就知道是武祯弄出来的。

“二娘哪,你们小夫妻两个出门,怎么也不带几个仆从护卫?”皇帝语气随和的问。

武祯点亮了船舱内挂着的灯,又裹着厚披风拉过梅逐雨来到船头坐下,点亮了那里的一盏花型灯。小船亮着两盏孤灯,缓缓的在漫天寒星下,从桥洞驶出来,缓缓驶向远处。

这边沅真公主笑嘻嘻的揽着武祯的胳膊喊小姨,又朝梅逐雨喊姨夫。那边小太子也跟着喊了声小姨,又看看梅逐雨,却喊了表兄。从梅贵妃这边算,梅逐雨确实是他的表兄,这辈分好像有些乱,但没人在意,大家干脆一起逛起灯市来。

梅逐雨发现这船底下有淡淡妖气,像是有水妖。武祯递给他一杯热茶,轻声笑道:“我抓到的几只犯错的水妖,罚他们给我推船。”

武祯已经被梅逐雨放了下来,也没有行什么大礼,大家按照亲戚辈分一通喊。

梅逐雨:“……”

皇帝笑呵呵的朝武祯招了招手,抱过梅贵妃手中的小胖子太子,带着老婆子女和一大堆护卫侍从挤出人群,走到武祯和梅逐雨身边。

船缓慢的往前,渐渐远离了有行人的大道,进了一条支流,很快两岸就只剩下浓密的漆黑树林,一点灯亮都没有了,就连远方街上的灯塔光芒都照不到这里。

虽然周围人很多,但武祯被高个子的梅逐雨举起来后,实在太过显眼,再加上她的目光在武皇后身上多停了一会儿,武皇后立即就发现了她的存在,扭头看过来。然后其他人都随着皇后一同看到了人群后的武祯。

在度过最初的黑暗后,天地间本来的颜色缓缓呈现,天并非墨黑,而是带着一抹锦缎墨蓝,水也并非黑沉,倒映着天上的那点蓝光,清澈明净。

这天底下身份最贵重的一家子,像普通的大户人家一样跑出来在人群里挤着看杂戏。武祯看到他们周围那些明显是护卫的人,也不担心什么,本朝风气开放,这几位逢年过节出门逛逛与民同乐也是很正常的事。

两岸的树丛中大约有野生的梅花,梅逐雨嗅到了浅淡的梅花香。

眼睛一转,武祯忽然在人群中看到了几张眼熟的脸,左边是她亲姐姐,也就是皇后殿下,右边是清丽美人梅贵妃,中间是她那个沉迷歌舞词曲的臭味相投皇帝姐夫,亲姐姐身边靠着的少女,是戴着白茶花簪的沅真公主,梅贵妃手中则抱着胖乎乎软绵绵的小胖子太子。

小船拐过一段几乎掩盖狭窄河道的树丛,眼前豁然开朗,星星点点的璀璨光芒骤然映入眼帘,如天空乍破,星子倾泻而下,落了满树辉煌。

被端起来的那一刻,武祯觉得自己像一颗丸子或者一只鸟什么的,因为小郎君举着她太轻松了,仿佛没有重量,根本不把她的大肚子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