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2/2页)

又怕它万一爆炸影响皇宫的安全,才把它安排在城旮旯的地方,距皇宫大约有三公里。

王恭厂的设置年代,可以追溯到永乐年间,也就是明成祖朱棣建造京师的时候。

它隶属于工部的官办工坊,从高拱变法开始就是十三家官办工坊之一。

王恭厂生产的火药是专门供给新军使用的,在张居正执政后又将周围的民居拆除了一些,将厂区又扩大了一倍。

最近各地都在动兵,王恭厂的机器日夜开动,工人们从三班倒变成了两班倒,但是待遇还在不断的降低。

一部分雇工被拖欠了薪水,甚至有的雇工被工头强行要求加班,累死在车间中。

而由于工作强度的上升,加上待遇下降,王恭厂的生产安全也大为滑坡。

这些日子,王恭厂不断发生各种事故,虽然没有造成重大的爆炸,但是小爆炸和火灾也不少,弄得整个王恭厂的雇工们也人心惶惶。

如今颜钧正带着佟安,在秘密的聚集点给王恭厂的工人们讲课。

讲完了如何进行罢工后,佟安对着颜钧说道:“颜师,大部分雇工已经准备好了,但是依然有一部分雇工说工头对他们不错,他们也在王恭厂养活了一家人,不想要参加我们的罢工。”

颜钧看着佟安问道:“怎么,你最近心不在焉的,是有什么心事吗?”

佟安点头说道:“老师,这些雇工不参与罢工,我也是能理解的,他们之中很多都是逃荒的农民,如果不能进入王恭厂做雇工早就饿死了,而且工头对他们也不错,不是那种压榨工人的车间,他们自然不愿意参加罢工。”

颜钧说道:“那你是觉得我们发动罢工是不对了吗?”

佟安摇头说道:“学生只是想不明白。”

颜钧说道:“所以你还是要多读书,这本大都督所写的《道德和批判》,伱没有看吧?”

佟安不好意思的说道:“老师,大都督这本书实在是太深了,我看不懂。”

颜钧说道:“大都督的文章是越发的精妙了,这本书确实是太深了。”

“我给你举个例子。”

“地主你知道吧?”

佟安点头。

颜钧说道:“乡间的恶劣地主不少,强行抢夺别人的农田,这种地主自然是天怒人怨,这种恶劣的地主在东南的第一轮清丈土地中已经清理掉了。”

“可地主,也不过是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中有坏人,当然也有好人。”

佟安点头。

“如果有这么一个地主,他从来不会倚仗权势在抢夺土地,平日里还会经常资助周围的穷人,那你会说这个地主不好吗?”

佟安摇头。

颜钧又说道:“等到了灾年,有的自耕农没有粮食了,这时候这个地主站出来,用正常价格收购自耕农手里的土地,这之后这个地主,还好心的将土地给这个自耕农耕种,只是按照市场价格来收取田租,你说这个地主是在剥削吗?”

佟安愣住了。

颜钧又说道:“工坊主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工坊主,他只是提供了土地和机器,招募周围的失地农民来工坊打工。”

“一个农民,在家里种田一年才能得到一点银子,到工坊来做工可以拿到原本收益的几倍,也能拿着薪水养活自己一家。”

“那这个雇工是被剥削吗?”

佟安又茫然了。

颜钧说道:“剥削和道德无关,和个人也无关,这只是一种现象。”

“我们反抗的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工坊主,也不是特定几个地主,大都督在东南反对的是这种剥削的制度。”

“只是占有土地和工坊,就可以得到雇工劳动产出的一半甚至大部分的利润,这种制度是合理的吗?”

佟安的眼睛恢复了清明。

颜钧说道:“土地是这样,工坊也是这样,我们要组织罢工,就不是要简单的反对某一个工头。”

“说白了,这种斗争并不是诉诸于道德,并不是需要工头主良心发现,而是要整个社会让步,将更多的利润分给雇工,提高雇工的待遇。”

“这就是我们斗争的意义,争取的不是道德批判,而是利益改变。”

“所以我一直和你说,要对抗这种制度,我们需要更强大的组织,必须要比这些反对力量更强大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