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龙城
“陛下诏令所至,玄菟百姓揭竿而起,里应外合,配合张、刘二将攻克重镇平郭、南苏,高句丽王惧,退回海西,玄菟归我大梁!”
“人心向背,由此可见!”崔瑾举起酒樽与李跃碰了一下。
“桓野王名不虚传,来人,将这一壶酒赏给他。”李跃心中落下一块石头。
“高句丽自不量力,与我大梁为敌,自取灭亡尔。”
有了玄菟郡,高句丽只有被压制的命。
等到大梁一统中原,辽东在崔瑾、周牵的治理下就有了统一整个辽东的实力。
隋唐征高句丽,都是从内地起兵,万里迢迢而来,大梁伐高句丽,直接从辽东出兵,省去了跋山涉水之苦。
即便实力不足,也可以走海路将中原人力物力投射过来。
自周秦至汉魏,恐怕没有哪个朝代能如李跃这么重视辽东。
除了战略意义,还有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
可耕可牧可渔猎,辽东的木材、药材、皮货、矿产,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未来甚至不需黑云主力出征,崔瑾、贾坚、鹿勃早几员大将就能灭了它。
不过,想要彻底控制辽东,想要提高航海技术。
“辽东平定,朕这就返回邺都!”
前些时日传回的消息,河套已被放弃,苻雅三路围攻太原,拓跋什翼健攻占盛乐。
王猛固守太原,徐成在南阳坚壁清野,挡出了苻坚的攻势,不过邓羌出兵转攻弘农,有打通南阳战场之意。
弘农对面则是洛阳,是中原司命之地。
也不知战况如何。
翌日,李跃率步卒赶着两千多辆大车浩浩荡荡向西而归。
回望坐落在山水之间的龙城,如巨兽般蛰伏在辽西大地上,顿觉气势非凡。
一旁的崔宏道:“龙城有王气,地接诸夷,不如毁之!”
毁掉敌国的都城,都是强干弱枝的常规操作。
项羽焚阿房宫,董卓火烧洛阳,冉闵烧襄国,历史上,还有隋文帝杨坚毁邺城,宋老二灭太原……
一旦辽东有势力崛起,龙城就成了对抗中土的枢纽。
北依燕山,南凭徒河,扼守碣石道,渝水、白狼水环绕,龙山为依托,东南便是后世著名山海关,堵住此地,就堵住了中原进出。
李跃摇头道:“按你这么说,朕岂不是连许昌、洛阳、太原、广固都要毁了?山河之固在人心,昔者大汉在此设柳城,未见诸夷崛起,反而到了晋室,成了夷族都城,何也?晋室无德且无能!”
以后海路开通,辽西走廊的战略价值会大大下降。
这年头有王气的城池多了去,李跃也拆不过来。
“不过龙城气势太盛,不合时宜,改回柳城。”李跃收回目光,有这功夫,不如经营好大宁城,和辽东马石津,也就是后世的旅顺港。
如今已成为大梁水军的军港,马顾镇守此地,与青州东莱隔海相望,李跃也设了一个港口,名为威海。
这两地若是发展起来,别说辽东,整个半岛都在控制之内。
这是大梁转向海航带来的第一重红利。
汉之四郡已经囊括了半岛大部,百济、辰韩缩在南端角落里。
“陛下英明。”崔宏拱手一礼。
“大梁起于关东,则必望东海!”李跃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如同大汉崛起于关西,国力起来后必沟通西域一样。
地缘决定国家的命运,没有谁对谁错之分,有所失必有所得,唐朝重心放在西边,东边逐渐脱离掌控……
崔宏若有所思。
李跃已策马而去,身后又传来悠扬轻快的笛声……
河东,安邑。
魏山一直盯着蒲坂的动向,即便邓羌攻陷了解县也不为所动。
但邓羌接连扫平河北(今山西芮城县北五里,即古魏城)、大阳,就令魏山有些坐不住了。
其后邓羌渡过黄河,攻打湖县,攻入弘农,直指洛阳!
兵锋所向,所向披靡,当地镇军竟无一合之敌。
邓羌名声大噪。
弘农丢了没什么,此地原本就是梁秦缓冲之地,但如果洛阳丢了,关东必人心震动。
虽然梁国都城是邺城,但洛阳一向被视为华夏故都,在人心中有重要意义。
当年汉赵与羯赵争雄,也是在洛阳大打出手。
“禀将军,关中又有两支人马支援邓羌部,其兵力已至三万!”斥候匆匆来报。
魏山眉头一皱,“你看清楚没有?北面三万,南面五万,邓羌哪来的三万大军?”
斥候一哆嗦,“属、属下……看清楚了,其中一万人马是从冯翊过来的,另外几路都是关中强氏、毛氏、梁氏、鱼氏等豪酋!”
氐秦户籍上只有百多万人口,但没在户籍上还有很多。
当年正是这些关西豪酋支持,苻氏方能在关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