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别离(第3/4页)

“抱歉,父亲,”姜梨回答,“当时事情紧急,我实在没有想那么多。”

船舶靠岸,长河的水都结冰了,永定河的却没有,往来客船飘荡在大河之上,天地几乎要连为一体,尤其壮阔。姜梨穿着姬蘅送她的狐皮大氅,抬眼看向姬蘅。

“只怕你就算想到了,也还是会这么做吧。”姜元柏冷哼一声,“你对叶家和薛怀远父子,自来就比姜家来得亲密。”

只是送别的路似乎格外短,仿佛还没走多久,就到了码头。

姜梨无话可说,平心而论,姜元柏说得完全没错。可人心都是肉长的,叶明煜待她视如己出,而薛怀远本就是她的亲生父子。人都有远近亲疏,纵然姜梨并非记打不记吃的人,可姜家有时候做的一些事情也难免令人心寒。她不会伤害姜家,但要事事都已姜家为先,却又实在做不到。或许是因为她骨子里本就自私。

姜梨也深知这个道理,因此纵然担忧不舍,还是同意姬蘅的决定。姬蘅挑了几十人护送姜梨回京,走的又是水路,倒是不易被人察觉。

姜元柏见姜梨这副样子,反倒说不出话来。姜梨根本就是知道自己的错误,却也不改,这个倔强的性子,也不知是随了谁。反正不像他,更不像叶珍珍。

姬蘅要在留在青州,姜梨必须回燕京城。殷之黎能抓走姜梨一次,自然也能抓走姜梨两次。在战场上,姬蘅未必时时都能护得住姜梨,且刀剑无眼,姜梨并不会武功,若是伤着,只会拖累姬蘅。

“我问你,姬蘅有没有跟你说过,姬家和殷家过去的渊源?”

姜梨松开手,姬蘅道:“走吧,我送你。”

姜梨心中一跳,面上如常,垂着眉眼,回答:“没有。”

赵轲在山洞外头,走进来道:“大人,车马都备好了。”

“真的?”姜元柏狐疑地看着她。

姬蘅面上的笑容淡了下来,他被姜梨抱着,似乎也能感到姜梨心中的不安,便叹息了一声,道:“相信我,阿狸。”

“真的。”

人可以强大,也可以从容,但只要是凡人,都不会镇定到面对可能会失去心上人而无动于衷。

很奇怪,姜梨面对姬蘅说谎,总是能露出马脚,心中也十分不自然,而对于姜元柏说谎,却像是炉火纯青,根本不假思索。姜元柏叹了口气,道:“罢了,这些也都不重要了。”

她这一生,失去过亲人,所幸的是失而复得了。但上天不会一次又一次的眷顾她。许多人,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再也回不来。譬如姬暝寒,譬如虞红叶,又譬如姬老将军。

他的叹息悠长,姜梨却从他的话里听出了些异样的感觉,问道:“父亲可是出了什么事?”

姜梨伸手抱住他,轻声道:“我只是怕失去你而已。”

“殷湛这一反,无异于将我架在火上烤。之前他与我走得近,几次三番上姜家,想来陛下也心知肚明。陛下放任他与我这般做,并不提醒,可见是早就做好了打算,也要对付我姜家。如今没有说明白,不过是看在多年的君臣之谊,师生之恩上给我姜家留个脸面,我若是舔着脸装傻,就别怪陛下无情无义。”他转过头来,摇头道:“姜家,不能再留在朝中了。”

“小姑娘,”他眯起眼睛,“你向来不是大公无私?怎么今日反倒自私了起来?”

姜梨没有说话,其实这件事她早就看出来了。洪孝帝怕是一开始就没存着让姜家一直留在朝中的目的。从前成王还在的时候,留着姜家尚且可以制衡,如今成王已经消失,姜家再留下去,毫无益处。不是因为姜元柏有反心或是怎样,而是因为如今朝中大部分的文臣都曾是姜元柏的门生,这对于洪孝帝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你不能撑下去,不要勉强。”姜梨认真道:“姬蘅,没有什么比能活下去更有希望,只有活下去,一切才有可能。”

帝王之术当年还是身为太傅的姜元柏教导洪孝帝的,他应当比任何人都明白这一点。可惜的是,身在其中的人,难免会被眼前光景迷惑,姜元柏官做得太大太顺,要忍痛割爱也就越舍不得,早该在许多年前完成的事情,却一拖就是这么多年。

姬蘅像是已经全然地恢复了过来,可姜梨昨夜为他包扎过,那些伤痕实在是太深太深了,根本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里恢复。

当年姜老大人的风骨,如今姜家也并无留存,所以姜家的败落是迟早的事。如今姜元柏能够亡羊补牢,倒并非一件坏事。好好培养后人,如姜景睿姜景佑,姜家,未必没有重新繁盛的时候。

他拍了拍姜梨的肩,道:“你还愣着做什么?走吧。”

端看个人怎么选择罢了。

姬蘅已经穿戴好了铠甲,这和他过去慵懒曼丽的样子判若两人。也许姬蘅十分肖似虞红叶,但在他的骨子里却和姬暝寒是一模一样的。姜梨没有见过姬暝寒,但只要看看姬蘅此刻的模样,大约就能想象得出当年的金吾将军是何等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