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喜事(第2/4页)

恰好这时候锦一进来,将宫中的信交给蒋阮,蒋阮便让露珠下去,自己翻阅起来。那是宣沛给她的信,上头倒也没有写别的,先是预祝她新年万事顺利,便是一连串的抱怨自己呆在宫里不能同蒋阮见上一面,都亏得这个皇子的身份不自由云云,最后又说近来皇帝心情不好,宫中气氛也比较低迷,还是不要进宫的好。看完信,蒋阮便径自放到一边的烛火中烧掉。心中却是久久不能平静。皇帝并非心情不好而是病重,这点从萧韶嘴里便得知了。宣沛这孩子原先受了委屈便不肯讲,重生之后性情大变更是有些看不透。他的心里越是只字未提宫中之事,越是显得有些可疑。蒋阮盯着那烛火中燃烧的灰烬,慢慢的沉思起来。

……

与此同时,京中某一处静谧的宅院,灰衣人站在窗前,也将手中的纸张投入跳跃的烛火中,那烛火很快便吞没了有些发黄的纸张。也不知是用什么做成的,竟也是带了一股子奇异的香味,半晌,他才慢慢的勾起红唇,道:“原来如此。”

“大人,圣女的旨意还未传来。”手下出声询问道。

元川一笑:“不必了。”

手下人一怔,便见这灰衣人突然自己伸手掀开自己的帷帽,露出一张全脸来,说是全脸也不尽然,那脸上带了半块面具,面具上画着张牙舞爪的鬼脸十分可怖,然而露出的半张脸却是十分英俊。这样一张带着面具的脸本该给人一种神秘的美感,然而这人出现在眼前,神秘是有,却没甚么美感,只因为那全被一双青色的眼睛给破坏了。这青眼狭长酷似狐狸,长在人脸上,倒好似妖怪一般,给人一种没来由的恐惧感,那是一种十分阴森的感觉。手下人打了个冷战忙低下头,不敢与元川对视,元川却是没有看他一眼,慢慢道:“圣女已经进京了。”

手下人猛地抬起头来,很有几分不可置信道:“这……。”元川进京的时候圣女并未进京,如今这一点只言片语都未曾提到,怎么就突然来到了大锦朝的京城。下人心中还在揣测,却见那双狐狸似的青色眼睛又淡淡的看了他一眼,不由得心下一凛,什么主意也没了。元川慢慢的又笑了,他嘴唇红红,似是擦了上好的胭脂,竟是比女子的还要娇艳,一笑起来的时候有种说不出来的鬼魅。他道:“圣女的旨意也是你等能随意揣测的?”

“不敢不敢,小的不敢。”底下人立刻冒出了一身冷汗,只听上头人微微一笑:“真是,念你初犯,饶了你吧。”

那人正要道谢,猛地只觉得胸中一凉,抬眼一看,便见胸口一点银光,一把小巧精致只有拇指大的的弯刀准确无误的戳中自己的心脏。他瞪大眼睛,面色开始发黑,不过片刻便倒了下去,血水乌黑,显然还中了毒。元川冷然一笑,只慢慢的又看向窗外,这才也不知是喜是悲的叹息一声,在安静的还有一具死尸的院子里显得分外渗人:“人命啊,不过如草芥。”他又慢慢的笑起来,青碧色的眼睛中似乎有奇异的光一闪,看着虚空喃喃自语:“你,又能活多久?”

……。

宫中。

御书房内,皇帝面前的桌上堆着厚厚的一叠奏折,身子越发不堪,批阅奏折的速度慢了许多,可每日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事情从来不会停止,越累越高,瞧着也令人心悸。李公公适时地奉上热茶,道:“陛下仔细身子,歇一歇吧。”

皇帝摇头,方又觉得似是有些饿了,皱眉道:“刚才来的是谁?”

“是董修仪。”李公公连忙道:“过来给陛下送莲子粥的。”

自王莲儿和蒋丹先后消失在宫中之后,新进来的一批美人倒也没有特别出彩的,剩下的穆惜柔偏生又是个冷冰冰的性子,不会主动伺候人。有一日皇帝无意间倒是瞧见了在花园中董修仪,方才想起这个京兆尹府上的嫡女。

若说京兆尹府上的嫡女送到宫里来,便显得有些耐人寻味。一来这送到宫里的人大半是为了富贵荣华,可京兆尹这个缺这辈子再往上爬也不见得有多好,倒是不需要用女儿来换仕途的安稳,二来这个董修仪并未特意邀宠,甚至于有些默默无闻。若非那日皇帝偶然得见,怕是要继续在深宫之中暗无天日下去。

只如今好,董修仪性子有些沉闷,做的粥却不错,莲子粥清爽可口,皇帝也时时要她做了去用,这样一来一去,董修仪倒成了皇帝身边比较亲近的女人了。

皇帝一挥手:“拿过来。”

李公公便吩咐外头的小太监将董修仪放下的莲子粥拿进来。

与此同时,幽深的宫中走廊中,一身锦衣的女子踽踽独行,身边的太监宫女瞧了都恭敬的问好。这个董修仪当初看着是个不得宠的,没少欺负她,谁知道如今竟是能近了皇帝的身,所以说风水轮流转,如今轮到这个给别人颜色看的宫人战战兢兢了。只是那华服女子却好似丝毫未瞧见一般,目光有些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