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8章 愚昧和启蒙交织的大明海滨(第5/5页)

在此时东亚这片海上,一个全新武装集团开始崛起。

关于浯岛上军队在方方面面都是新的,在某种程度上比北洋新军还新。

北洋新军是封建秩序下用举国的白银砸出来的一只作战力量,具体组织度仅仅相当于二十一世纪沙大户家的军队,并没有与经济产业海外贸易利益挂钩,一旦国库钱用完了,这样军队找不到经济支持,就会一哄而散。

北洋军队的小兵每月军饷是4.5两白银,按照可雇佣中层的工资来算,那时候一两白银是两千元钱,四点五两,就是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九千月薪。

现在,卫铿在购买本地军户名额上给他们的资金是相当大方,但是练兵给普通士兵的薪资只有半两白银,军官们只是一两银子月薪。

养军的关键不是在钱上面,而是在军兵待遇上面。

眼下在时空管理局这个新军中,所有生活用品都是不用愁,用的被褥都是织坊的麻布。每天发笔和纸进行学习。并且每个星期每个人都有玻璃罐头,而训练最优的团队拿双份。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军队中“待遇”是伴随着“军职”逐步抬升的。

整体来看,从军用物资来看,军费的大头是本土工坊供应,生产部分产品交给军用为“军税”,当然收了税要办事,军队会帮他们把物资卖出去。

军事力量是最蛮横,开渠道的力量。

工业时代部队比起封建部队,最大差别就是“养军”损耗,封建体系由于没有工业财政只能直接给赏银,而工业军队则是靠着工业生产提供的“待遇”来保障士气。

这一点来看,北洋其实本质上还是“旧军队”。

封建旧军队最终会因为封建集团的财政紧缺而崩溃,例如蒋某人的八百万大军最后只能发金圆券。

但对于工业部队来说,只要保住本土工业潜力,军事打通商业市场和原材料渠道。

那么养多少部队,完全取决于人口多少!两次大战中德意志的爆发就是如此。

眼下“社稷党”在大明海上边陲虽然只是立足一点。但卫铿也是准备有应对大明天军进剿“大打”的余量。

卫老爷估算了一下嘉靖末年的财政,好像还没有他孙子那么阔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