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天魔星桓玄(第2/3页)

于是乎,虽然桓冲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表示,但是,王谧这边却是信心十足。

他相信,桓冲是个聪明人,大战过后,他会明白自己应该怎么选择的。

正经事谈完,宾主之间的气氛就更加融洽了。

桓老爷子远道而来,一顿饭那是没说的,一定要招待,而徐羡之呢,当然也在陪同之列。

只是,自从桓冲进门,他的表情就很是不自然。

眼神时不时的就要转到那紧紧跟在桓冲身边的少年身上,每看一眼,脸上便怒气更胜。

好似两人之前就有仇怨似的。

难道,这是荆州的旧愁要拉到建康这里解决了?

还是新仇旧怨全都堆在了一起?

桓冲这个人,嘴皮子还是相当利落的,吉祥话说不完,对徐羡之,他是极尽褒奖,这没说的,毕竟是自己推荐的人。

不过呢,总是让人觉得,他没有尽全力,以他的嘴皮子,完全可以把彩虹屁吹得更加绚烂一点。

而当桓冲把身旁的年轻人拉过来的时候,王谧就瞬间了然了。

对嘛。

最好的爱要留给最好的他。

“大王,这是灵宝,年轻一辈里,就属他最有本事了,我想把他留在建康做事,也算是尽我桓氏的一份心意。”

桓灵宝弓手行礼:“桓玄拜见大王!”

没错了!

桓玄出场!

该来的总会来,对于桓玄的出场,王谧并没有太惊讶,只是缓缓走上前来,把他打量了一遍。

“果然是少年英雄,既然来了,自然要在建康城里谋个差使。”

“给你自己选,是到北府兵里历练,还是去朝廷挂个虚职?”

桓冲说的很明白,他带着桓玄出荆州,就是为了留在建康城的,那就说明,桓冲并不想让他统领自家的部队。

或许,在荆州的时候,桓玄已经带过兵了,对荆州兵的情况很了解,所以,没有继续学习的必要。

桓玄想也没想就答道:“末将愿到北府效命!”

“好啊!”

“有抱负!”

王谧转向桓冲,笑吟吟说道:“桓将军,那灵宝我就收下了,你可不要舍不得啊!”

桓冲哈哈大笑,拍着桓玄的肩膀,把这位颇有前途的年轻人交到了王谧的手上。

对于这个安排,桓冲自然也是深切的考虑过的。

桓玄是大哥桓温的儿子,是小一辈的,人也年轻,如今的形势,平定北方那是指日可待了。

以后不管是叫大晋朝廷还是什么新的朝廷,总归是不会再憋屈在江左这一小块地盘上了。

他妈谯郡桓氏也要因应时代的变化迅速做出调整,尽快融入朝廷的大家庭才是。

只是在荆州打转,如何能培养出人才?

就是人才,也会无法发挥出全部的才能。

更何况,桓玄的身份也很是敏感。

他是谁?

他是桓宣武的儿子!

都说血脉的事情是很玄幻的,谁知道他有没有继承桓温那时刻想着要造反的基因。

很危险呐!

不说别的,就是如今的中枢朝廷可绝对不敢让桓氏一族的人靠近建康城。

开什么玩笑?

引狼入室吗?

放在哪里,都不能让人放心。

其实嘛,王谧也不太放心,只是,他不放心的理由和桓冲完全不同。

桓冲是基于经验,而他,则是基于未来。

桓冲只是觉得,他桓氏一族的老底不太好,会不会王谧不愿意接受桓温的儿子出来历练,并不是他认为桓玄这个人有什么问题。

相反,老爷子现在觉得桓玄好得很,将来只要能顺利发展,必须是个人物。

而王谧呢,他太了解桓玄这个人了!

甚至比他自己都要更了解。

一开始,王谧还并不能肯定,但是,当他看到了桓玄本人,他就确信了。

这个人,绝对不会甘于寂寞的。

他是一定要搞事的!

那怎么说?

既然是个危险人物,不是该把他尽早的赶回荆州,让他离自己远一点才对吗?

这是一般人的想法,王谧是不会这样想的,他只会觉得,把危险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才是最安全的。

你看桓玄这个人,目前他还只是个十五岁的少年郎,能力和经验都不足。

把他放回荆州绝对比放在北府更容易惹起事端。

为什么这样说?

荆州是他们谯郡桓氏的老巢,放他回荆州,只能有一种结局,那就是重复历史上晋末的那种轨迹。

桓玄继续壮大力量,等到朝廷不稳,他们就挥师建康,反叛朝廷。

毕竟,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朝廷怎么做,其实都是在辜负他。从桓玄的种种作为来看,他端的就是个二世祖的做派。

他继承了他爹的野心和反骨,可是,却并没有他爹的能力,至少,他爹当初那样做,也还是建立在战功赫赫的基础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