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只是一场大换人罢了?(第2/3页)

也难怪当时真正做登记的是那位赶牛的。

时岳等人的惊惶,并不为其他人知晓,在扶苏进入大殿的瞬间,以零陵县长为首的官吏,便直接躬身作揖道:“臣等参见殿下。”

其他人也跟着高声道。

扶苏微微颔首。

他在主座上坐下,目光平静的扫向众人,眼中带着几分笑意,缓缓道:“在场的一些官吏,我其实是接触过的,只不过当时因为一些事情,并不便表明身份,还请诸位不要介怀。”

闻言。

时岳等人苦笑一声。

他们现在哪敢有半点意见。

到这时。

他们也反应过来。

怪不得他们能进入储君的事务府,原来原因便在于此。

当时扶苏等人在关中游历时,其实也曾亲口对他们说过,只是他们当时并未在意,毕竟一个官职并不比他们高到哪里去的官吏说的话,谁又会真的当真呢?

其他人听着扶苏的话,眼中露出一抹异色。

李旦、郑如目光微动。

他们微不可察的扫了几眼四周,在看到时岳等人局促脸色时,也是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

而他们也大致明白扶苏说的是何事了。

扶苏并未就此多做言语,缓缓道:“诸位来零陵已有一段时间了,恐也是等的有些心急了,我也就闲话少说,这次将诸位召集过来,的确是有要事交给诸位处理。”

“当时的令书上其实已有透露,只是不多。”

“你们的职事是对南海士官的转职,做出相对稳妥的处置安排。”

“你们这次并不会进入岭南。”

“事务府就设在零陵。”

说着。

扶苏大袖一挥。

几名在大堂外等候的小吏,仿佛是得到了指令,瞬间抱着几摞竹简进来了。

扶苏道:“这是南海士官自己所写的申请书,上面是士官自己的想法,其中还有几卷是朝廷能够提供的官职,你们可依据这些竹简,对军中士官做出合理的安排。”

说完。

扶苏将在军中说的内容再度说了出来。

只是在听完自己要做的事,以及朝廷在南海做的事,众人全都不由瞠目,甚至是有些目瞪口呆,这些事完全出乎了他们意料。

尤其是扶苏云淡风轻的说出‘给予士卒子弟入学的机会’、‘给予士官出仕为吏的资格’以及‘赐氏’等话语时,更是让众人只觉心中一震。

对于下方众人的震惊,扶苏并未有太多理会。

也无需去理会。

他淡淡道:“只是事务府的第一次任事,也是朝廷做出的一次尝试,希望诸位能尽心而为。”

“扶苏拜谢。”

扶苏朝下方众人一礼。

众人也是连忙道:“臣等定谨遵殿下之令。”

扶苏点点头,道:“天色已不早了,我也就不再说了,这些竹简就留给诸位参考,这次诸位肩上的任务很重,不过时间尚早,我相信以诸位的能力,是能够将此事做好的。”

简单勉励了几句,扶苏便离开了。

留下还处于震惊的众人。

良久。

终于有人清醒过来。

望着大堂中间摆放的竹简,脸上露出一抹苦笑,他们都是心思狡黠之人,此刻已经明白过来,他们这次恐是上了贼船,虽然眼下只局限在了军中,但这些事一旦散布出去,他们日后回到地方,恐也会面临不小的压力。

因为他们将做的事,跟过往的习性背驰。

刘季同样眉头紧锁。

等其他人离开后,他再度靠近了萧何,凝声道:“你对殿下说的有何看法?”

萧何挑眉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道:“我感觉此事非同寻常,扶苏殿下是大秦储君,他所做的任何事,其实都暗含着秦廷的意志,此事能在朝堂通过,恐是得到了不少人认可,过往关东各地对秦充满了怨恨跟惧怕,其实也不无道理。”

“秦终究不类天下!”

“只是我对这些做法有些存疑。”

“真的能推行下去?”

“就算这次能完成,但下一次呢?”

“朝廷恐是想借此解决军队的一些积弊,但一百来年积累下来的积弊,岂是这么轻易就能解决掉的?”

萧何眉头紧皱。

眉宇间带着浓浓的不解。

震惊之余,他也敏锐的察觉到,这些主意的漏洞,根本就没有持续性,也仅仅只适用于少量人,一旦数量一多,秦廷根本就担负不起。

他尚且能看的出,朝廷不可能看不出。

但为何朝廷还要一意孤行?

他想不明白。

萧何没看明白,刘季却看出了一些端倪,他笑着道:“什么类不类的,秦是秦,周是周,秦就不是周,周也不是秦,你只要分清了这个区别,其实一切就能看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