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再苦一苦黔首!(第2/3页)

“这也将是大秦今后的政治重点。”

闻言。

扶苏面露异色。

他不解道:“这防灾救灾我清楚,只是为何会是朝堂重点?”

嵇恒轻笑一声,平静道:“因为这会牵涉到很多人,很多官员,很多钱粮,而这都是大秦目前最急切的,由此也会引申出很多东西,甚至对大秦方方面面都会有影响。”

“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扶苏蹙眉。

他在脑海沉思片刻,依旧感觉一片雾水。

他开口道:“还请先生细讲。”

嵇恒看向扶苏,犹豫了一下,淡淡道:“眼下你知道的太多并没什么用处,你只需知道,你当下的重心还是在解决军功爵制上,眼下南海大军的士官已经安置下来,但北原大军还没有头绪,而想要如法炮制,那就意味着要让地方腾出官职。”

“而且还需得关东官吏腾位。”

扶苏颔首。

他自然也清楚这点。

这几天更是没少为此头疼。

他回来后,更是往丞相府跑了数次,就是想清楚地方目下还有多少官职空缺,只是丞相府给出的回复实在太少了,根本就安置不了上千人的北原士官。

随即。

他猛地看向嵇恒,不确定道:“依先生之见,当从这次防灾救灾着手?”

“另设官署?”

只是这话刚说出,扶苏自己就否定了。

这不可能的。

诚然。

设立新的官署最为一劳永逸,即便一个县就安排三五个人,大秦全国有七百多个县,这也足以安置数千近万人,但设立官署后,也将直接面临一个问题,便是俸禄,这数千上万人的俸禄可非是小数。

而且这官署职能便是防灾救灾,无疑也会动用不少人力去预防。

这一来一回,花销可就太大了。

朝廷不会同意的。

扶苏苦笑道:“我还是有些心急了,若是能这么简单解决,父皇也不会一直压着了,眼下朝廷人力、物力、财力都很紧迫,加之因为士官退伍的事,各地还要兴修学室,还要去招揽教书先生,少府已没少上书抱怨,若是再另设一官署,只怕杜赫非得跟自己急眼不成。”

“而且也绝不可能通过。”

嵇恒点点头。

防灾救灾的确很重要。

但单独设立一个官署,就大秦目下的情况而言,实在有些过于奢侈了。

也太过不切实际。

大秦本身体制就有些臃肿,对财政要求也很高,再另设官署,大秦根本担负不起,因而大秦唯一能做的,便是对地方官署进行调整,将防灾救灾的职能,分给相应的官员。

这其实也是大秦的唯一选择。

扶苏眉头紧皱,双眼殷切的看着嵇恒,等待着嵇恒的解决之法。

嵇恒很淡定,淡然道:“其实政策下去,解决起来不难,不过就是跟之前的盐官铁官一样,从其他官署分一些人出来管理,然如果仅仅只是做到这点,对大秦当下的困境是毫无用处的。”

“大秦想要的更多。”

扶苏正襟危坐。

他的身体挺的笔直。

嵇恒道:“大秦要以防范天灾为由,防范人祸,同时不断加深对关东各郡县的控制,并对关东官吏进行一番清理,为北原大军的那些退伍士官腾位置。”

“这才是大秦的主要目的。”

“防灾只是借口。”

“也不会是大秦日后的重点。”

“至少眼下不是。”

闻言。

扶苏若有所思。

经过嵇恒这么一提醒,他只觉眼界开阔不少。

只是对于具体如何操作,还是一头雾水,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能力,并未急急忙忙的开口,静等着嵇恒的后续。

嵇恒道:“关东官吏跟朝廷并不齐心。”

“然世间熙攘皆为利来利往。”

“他们其实是很乐意在朝廷的政策下位自己谋利的,等朝廷防灾救灾的政策下去,对关东官吏而言,无疑是眼冒精光的,因为他们又能借此大肆谋利了,而且还有正当理由,这其实也是过去天下的常态。”

“任何政策一旦落到地方都会变形。”

“也都会为人利用。”

“官员的主观权力太大,可以随意左右征发黔首的人选,因而只要对地方黔首做一些刻意针对,便能让很多地方黔首活不下去,到时卖儿卖女、卖田卖屋的事,也就会不断发生。”

“地方的民怨民愤也会再次加剧。”

“即便防灾救灾是为民着想,最后反会背上天大骂名。”

扶苏面色一沉。

他又何尝不知道其中道理?

他早已不是过去对政事一知半解的扶苏了。

但就算知晓,也根本无力预防,只能眼睁睁看着天下糜烂下去,甚至内心更希望朝堂能少有动作,放民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