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涉险救父,终出牢笼!(第2/7页)

这么想着,就拨了一个号码出去。

“喂。”

“小曦,是我,郝贝,我现在有很重要的事情,小曦你听好了……这样……”

尽量简略直白跟孩子说了这个事情。

“小曦,能做到么?不到时间千万不可以说出来。”

“可以。”

“好,那我挂了。”

“等等……”

“恩?”

“妈妈要活着回来。”

“好。”

郝贝点头,眼圈儿红红,听出了小娃儿语气中的哽咽,快速的切断了通话,这算是她给自己留下的一个后路吧,没办法,在可能遇上危险时,她想到的能救她的还是只有那个她最爱的男人。

安排好了后路,郝贝义无反顾的往村子里走去,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子上一样,步步维艰。

明明就那几百米路,却像是跋山涉水般,终于到了村口。

和接头的人对上暗号,被带着进入了村子。

来人叫王五,这肯定就不是真名,估计是个代号。

从王五这里郝贝才知道,这个村子的内部结构是分为三部分的。

一部分是江先生这一拨人,江先生这一拨人是每隔一段时间会就换,就像王五,马上就到任期,就会出去,换下一拨同事过来,他们都非真容,全是戴的人皮面具,包括郝贝过来后,王五就给了郝贝一个人皮面具,是一张年轻男子的脸,跟郝贝的体形差不多,那男子今天刚被弄出去,村子里除了他们同组送男子出去的,其它人都不会知道已经换人了。

另外一部分就是秦立国那一拨的,王五知道郝贝是来干什么的,所以也没隐瞒,秦立国那一拨出事是早晚的,因时间太长久,而且那七八个人,全都是当过卧底的人,这种人的心态,你就不能按正常人的标准去看。

一个正常人能当了卧底还一点事没有的就回来,那不现实!

而且秦立国这边的人,从来就没有换过。

一直是那七八个人,王五说他在这儿轮值了几年,但每年只会这里最长呆三个月,如果不是郝贝会过来,他送走今天那个男子,应该就到换岗的时间了。

但江先生说了,让他帮助郝贝。

最后一部分就是原始住民,实际只有两三户人家,十几口人,而且多是老弱病残幼。

三家的情况很简单,有一家是一对老夫妻无儿无女,另外一家是男人是个瘸子,女人是个哑巴,有三个孩子,最大的十岁,最小的五岁,最后一家算是村子里三家中过的最好的,这个好不是经济上,而是人员上,三世同堂,男女主人公,并了双方父母,六位大人,两个孩子。

这三家住在村子中间靠后山的位置,正好把秦立国和江先生的人马分成了前一后,他们这儿就称前村和后村,老村说的就是这三户人家居住的那一片儿。

当初这个村子成立之初,一直是这位江先生在用,处于一个灰色地带,可以说为了这位江先生的政治生涯这个村子也是功不可没的。

而秦立国把这个村子利用起来,则是因为工作中的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

那些人,也许该死,但死了也可惜,就这么监管在这儿,并且有一些卧底归队后,为了以后能正常生活的,先在这里呆上几年,等消去外界对他们的印象后,再回归本职。

“其实他们就是养在这儿的闲人,还说是军人呢,土匪都比他们强。”王五对赵俊雄和兽医这几个人的评价很差。

“你要小心点那个兽医。”快天亮的时候王五这么给郝贝提了个醒。

果真,天大亮时,兽医就来了。

来找小天,就郝贝的新角色,兽医算是这村子里唯一全村上下都走动的人物了,平时谁家里有个头疼发热或者什么的,也会让他来看看。

这小天就是兽医新收的徒弟,谁也不知道按的什么心,反正是把小天给收了。

“走,今天老村张婶家的兔下崽子,昨天你没见过兔下崽子的么?”

郝贝这还没有适应上新身份呢,就被兽医给带走了,拐弯时回头看了王五一眼,就见王五眼底闪过一抹担忧的神色。

老村张婶,正是那一户三世同堂的人家,算是村子里比较富裕的人家,早先年其实是城里人,做生意的败了家,躲债搬到乡下买了房,后来又来了这么一个村子,后来村子里的人陆续的搬走,反倒是张婶一家,还把城里的双方父母给接了过来,这些年家里生活的倒也平胸,就是可惜了孩子们,只能在家接受教育。

因为这个村的特殊性,孩子们注定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去读书上学的。

好在张婶夫妇俩学识还可以,现在连同瘸腿一家的几个孩子一家,就在张婶家的小院子里摆上了桌椅板凳的,由张婶夫妇照本宣科的教教识字读书的。